成语《度德量力》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成语《度德量力》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度德量力:duó dé liàng lì

词源:《左传·隐公十一年》:“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词由:公元前712年,郑庄公打败了许国(今河南许昌一带),许国国君逃奔卫国,可郑庄公没有占领许国,还仍让许国国君复位。《左传》里因此评论道:君子认为郑庄公在这一件事情上处理得很有分寸,有礼貌。礼,是用来管理国家、安定社稷、教育人民和有利于后代的。郑国开初不讲法度就讨伐许国是不对的;但降服了许国后就赦免它,能正确的估量自己的德行能力和当时的情势采取行动,把事情处理好,而不牵累后代。这真是知书达礼了。

词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度、量:忖度、估量、衡量的意思。

书证:东汉·应劭《风俗通·皇霸·五伯》:“穆(秦穆公)、襄(宋襄公)公不度德量力,慕名而综实。”《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主因屏人曰:‘孤不度德量力,欲信(伸)大义于天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羊统领)又想:‘倘或被他二人一个不留神,误碰一下子,恐怕吃不住。’便自己度德量力,退了下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