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鸟尽弓藏》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成语《鸟尽弓藏》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鸟尽弓藏:niǎo jìn gōng cáng

词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词由:春秋时,越王勾践靠着范蠡、文种两个人的全力协助,灭了吴国,雪了国耻,称霸于诸侯。范蠡看出勾践这个人只可与人共患难,不能与人共安乐,就改名换姓逃到齐国去了。范蠡到了齐国就写封信给患难之交的文种,劝他早日离开,否则会给越王杀死的。他在信中打了个比喻:鸟全打完,再好的弹弓也没用,就得收藏起来;猎人捉兔子,兔子死了,帮猎人捉兔子的狗还有什么用呢?猎人就要把狗杀掉烹吃了。现在越王用不着我们了,就要对我们下手了。文种不大相信范蠡的话,但不多时,勾践就逼文种自杀了。

词由:飞鸟没有了,弹弓也就藏起,不起作用了。比喻统治者在取得了政权以后杀戮给他出力有功的人。

书证:《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三国·魏·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阴五刑,鸟得弓藏。”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小弟从征方腊回来,苦劝我东人隐逸,明知有‘鸟尽弓藏’之祸。”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