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提纲挈领》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提纲挈领:tí gāng qiè lǐng
词源:《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理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飱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词由:战国时代的荀子,经常给学生讲学习的道理和方法。一次,有个学生问他:“老师,我自以为学习很用功,可不知为什么进步不快?”荀子说:“学习要抓住宗旨,才能贯通整体,就象提起皮袍领头,抖擞一下,毛便多半顺理了一般。”学生进而问道:“学习的宗旨是什么呢?”荀子接着说:“礼法是学习的宗旨。如果不抓住这个宗旨,一味空谈《诗》、《书》,那是徒劳的。那就譬如用手指去测量河深,用戈矛去捣黍去壳,把锥子当筷从壶里夹饭吃。”
词义:拉住鱼网的总绳,提起皮袍的领子。纲:鱼网的总绳;挈:拎起。比喻凡事都须掌握要领。亦作“提纲振领”。
书证:《宋史.职官志八》:"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因此便想到一个提纲挈领的法子。”清·李渔《奈何天·忧嫁》:“要晓得妇德虽多,提纲挈领,只在一个顺字。”五代·梁《匡国节度使冯行袭德政碑》:“×本寻源,提纲振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