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铃系铃》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解铃系铃:jiě líng jì líng
词源:明·瞿汝稷《指月录》:“金陵清凉泰钦禅师,性豪逸,众易之,法眼独契重。一日眼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对曰:‘系者解得。’”词由:南唐“高僧”法眼,是中国佛教史上称为“法眼宗”的始祖。住金陵清凉寺。当时泰钦禅师(即法灯)也在清凉寺住。因为他性情豪逸,不大管事,和尚们都瞧不起他。但是法眼对他却很尊重。有一天,法眼在谈禅说法之余,向众和尚提出一个问题:“一只老虎,颈项上系着一个铃铛,谁能把它解下来?”大家想来想去,谁也没有办法。恰巧泰钦来到,法眼就请他回答。他不加思索,随即答道:“系者解得(系铃的人能解下来。”法眼满意,对大家说:“汝辈轻渠不得(你们看轻他不得)!”
词义:比喻谁做的事,还得谁去了结。
书证:清·颐琐《黄绣球》第五回:“我不妨和他见了面,窥察他的神气语意,如果事由他起,则系铃解铃,原须一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回:“心病总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