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出山小草》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出山小草:chū shān xiǎo cǎo
词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縥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甚有愧色。”
词由:东晋时的谢安,原来隐居在东山,后来为形势所逼,只好出山,在司马桓温那里做了个小官。有一天,一个人送草药给桓温,其中有一种名叫远志的草。桓温拿了过来看看,问谢安:“这种药草又叫小草。为什么这种草有这样两个名字呢?”谢安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这时在座的参军郝隆接过话头就说:“这很容易解释,它在山里叫‘远志’,出得山来就叫‘小草’了。”谢安听了,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来。
词义: 出了山的“小草”。出山: 从山里出来; 小草: 一种草本植物,可作药物用, 又名远志。比喻隐士又出来做官。
书证: 清·杨潮观 《大江西小始送风》: “高卧人豪世所欲, 出山小草客侵尘。”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