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徒有虚名》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成语《徒有虚名》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徒有虚名:tú yǒu xū míng

词源: 《北齐书·李元忠传》:“徒有虚名, 不救其弊。”

词由: 南北朝时, 北方的齐国有个人名叫李元忠。李元忠家很富实,同乡老百姓有困难到他家借粮借钱, 他都不让还, 所以乡人甚敬重他。李元忠后来做光州 (今河南光山县一带) 刺史时, 正遇上该州大灾荒, 人民没有饭吃。李元忠表奏朝廷, 要求国家给予救济。朝廷表示同意, 但只批拨给粮食万石。李元忠算了算这万石粮, 每家只能分到升把或斗把, 认为这样救灾只能是“徒有虚名, 不救其弊”。于是他自作主张, 批准拿出十五万石粮食救济。事后, 他再上报朝廷, 说明情况。朝廷嘉而不责。

词义: 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书证: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 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 乃庸才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