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山茶》咏山茶花诗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山茶花·山茶》咏山茶花诗鉴赏

杨万里

树子团团映碧岑,初看唤作木樨林。

谁将金粟银丝脍, 簇饤朱红菜碗心。

春早横遭桃李妒,岁寒不受雪霜侵。

题诗毕竟输坡老,叶厚有棱花色深。

杨万里所写《山茶》诗,从它明快而多彩的笔调里,飘逸出诗人欣快明朗的情趣,展示一种以花为友、借花自况的心志。

诗的首句,从山茶树形的勾勒起笔,并刻画了山茶花形的特色。

“树子团团映碧岑,初看唤作木樨林。”(岑cen,小而高的山)。那青翠可爱的山茶树,团团布满山冈,与傍近绿茵茵的小山相互映衬。乍一看去,竟错把它当作桂花林呢(木樨,桂花的别称)。这是一个远镜头的视觉形象,诗人从总体上把握了山茶树的粗犷轮廓。接着,他又马上把“焦距缩短”,投视点移向了山茶树上面。“谁将金粟银丝脍,簇饤朱红菜碗心”,“脍”,细切;“饤”,音定,食物堆于器皿中。这一句,将外瓣殷红,内蕊金黄,大如碗碟的山茶花,十分逼真地用精美的菜肴餐具比喻出来,恰似切得精细的黄色桂花丝条,堆放在朱红菜碗的碗心。似乎人们可以透过习习清风,嗅到菜肴的香气。请看,这朱红的“菜碗”,“金粟银丝”的“碗心”,配上外围茶树和“碧岑”,这是多么美丽的色彩组合啊!作者运用以远及近的大跳动笔法,不仅造成强度极大的色彩效应,而且也形成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反差。从而呈现出互相扶衬的艺术效果。

此外,“谁将”一句略带俏皮的反诘,它给诗意添进特有的文学功效。那么是“谁将”山茶花栽制如此妥贴呢? 人们都明白,它不是人工的力量,而是天造地设,是大自然的匠心。仿佛诗人在把孩子一般的“童心”融进大自然当中,显得那样活泼稚气,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量。

诗人在彩绘山茶花的外观之后,又转而去揭示它的内在气质。抓住山茶的生态特征,从“春早”到“岁寒”,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里,或遭桃李妒忌,或受霜雪侵凌,但都不曾改变它丝毫的色浓香重的秉性。山茶可谓坚贞劲节,可谓高尚纯洁,为此,引起诗人赋诗赞美的欲望也就十分自然。然而,在苏东坡之后写诗却自愧弗如,惟恐写不出好诗,糟踏了山茶的高雅,则贻笑天下。产生这样的担心也是酣畅的。在这里,杨万里巧妙地运用了跌宕的一笔,转而排出“叶厚”、“有棱”、“花色深”三个短朴的词句。“叶厚”,指山茶树叶革质肥厚,呈卵型;“有棱”,指山茶籽果有纯棱;“花色深”,指山茶花色殷如血。那么,杨万里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三个词句去概括山茶的形貌和特征呢?你看,“叶厚”可以不顾“桃李妒”、不避“雪霜侵”;“有棱”才会免遭禽畜采啄;“花色深”能够添情彩于人间,增繁荣给世界。其实,诗人给山茶画的这幅“像”,不过是他的自画像而已。他生逢乱世,壮心不已,却受奸佞猜忌。他所喜爱的山茶的品性,也正是自己处世的信承。于是,他以最为平俗却生动的语言,谱出最为强劲的音符,当作心府粗犷的呐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