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恐慌信息,你该怎么办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面对恐慌信息,你该怎么办

2009年轰动一时的灾难片《2012》引发的社会性恐慌感,时至今日依然在人们心头萦绕,挥之不去。美国相关部门不得不公开声明,《2012》中的“世界末日”是无稽之谈,根本不存在,但人们心中的恐慌感并未因此而彻底消除。

——控制恐慌的传播是个难题

恐慌,就像幽灵一样,在人群间散播,其速度超乎人们的想象。恐慌的大面积、大范围传播将影响人们的心理安全感,使人处在一种高度紧张和压抑的氛围中,而不利于生活与生产,甚至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电影《2012》上映后,我们的身边出现了大批恐惧“2012世界末日”的人,吴谷亮就是其中的一位。只要发生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地质灾害,就让他草木皆兵,并固执地认为是“2012”的前兆。

吴谷亮对“2012世界末日说”深信不疑,相信到那一天世界真的会像影片中展示的一样,天崩地裂,所有的一些文明产物将化为灰烬。他还专门查阅了各种关于此传说的信息,甚至致电地质科研机构的专家询问是否真的要世界末日了。虽然专家告诉他2012世界末日只是电影中虚构的,没有任何根据,但是也不能打消他的恐惧和紧张。

吴谷亮见人就说世界末日要到了,朋友跟他开玩笑:“世界末日要到了,所以该吃吃该喝喝,大不了做地球的陪葬。”他也信以为真,真的开始大肆挥霍,吃喝玩乐,和以前的节俭判若两人。

世界末日的传说从古至今已经出现过很多版本,在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也都曾被不同程度地传播并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后来证实,这些传说都只是一家之谈,缺乏科学依据。

那么,为什么关于世界末日的恐慌信息能流传得这么快呢?

首先,世界末日对于所有人,都具有毁灭性的、不可逃避的后果:死亡。这种毁灭性的信息对人的危险性和危害性是最大的,而且是无法逃脱的,因此,会让人感到无能为力,但是乐于传播相关的传闻。

同时,关于世界末日,谁也没有经历过,只能依靠各种想象的猜测。心理学认为,一旦一件事情调动了人的想象,这件事情无疑对人的影响就是极大的。教育心理学也认为,一次课程如果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那么效果就会比较好。参与式教学方式就比机械填鸭式要好,联想记忆就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同样,一个人若是对某件事情有了心理资源的投入,则会在其大脑中产生更多的信息连接,并占用较多的心理资源。

当一个人听到令其恐慌的信息时,他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或轻或重的恐慌情绪,将这种情绪传递到第二个人,因为第二个人所得到的信息有限,就更加重了恐慌的情绪体验,因此,第二个人会继续“添油加醋”地将恐慌渲染得更加具有情节。在这样的基础上,当第二个人将自己加工过的信息传递给第三个人的时候,恐慌情绪就已经非常强烈了。

如此,恐慌性信息越传越逼真,甚至听上去像真的一样。而当某个人从不同的两个渠道得到同一个恐慌的信息时,就相当于再次强化“大家都知道,看来是真的”而信以为真,说服自己相信信息,并且会继续向下传递。最终,恐慌会在很大的范围内来回传播,一次次加重人们的惊恐情绪,同时带来了很强的心理暗示“大家都认为是真的,看来确实是这样子的”。

关于世界末日的传闻很模糊,信息很有限,如何开始,怎么发展,最终怎样结束,都是模糊的,对恐慌信息的猜测,更容易形成恐慌情绪。而恐慌信息的快速传播有时是借助于传播者的恐慌情绪才得以实现的。

潘雨泽是信息研究中心的专家,她的工作是搜集各种信息,研究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她经常接到来自各阶层社会人士的咨询:最近某地是不是会发生地震,是不是有瘟疫流行,会不会发生极端天气等。

很多时候,虽然潘雨泽告诉来咨询的人未来某个地区发生灾害事件的概率极小,不用担心。但是,他们还是将信将疑,甚至根本听不进去专家的观点。潘雨泽认为,这些来咨询的人被恐惧情绪所困扰,对于一点点小的变动和未经证实的信息就会感到极度恐惧,甚至不敢出门上班、上学,有的还在家里预备了逃生装备,随时准备应对灾害。

遇到那些被恐惧情绪严重影响的人,她则推荐他们去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如果一个人的不安感比较强烈,那么他将容易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特定的恐惧感受。比如失业的人,缺乏收入来源,也没有社会保障,则易于对未来产生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如果此时有自然灾害或者一切关乎人身安全的恐慌消息传出,则很容易让他成为对一切负面消息都敏感的恐惧者。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经济收入良好,家庭稳定,人际关系协调,则会对社会和自己都很满意,这种自信使得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认为自己有能力把控生活,不会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而发生巨大变化。

具有安全感的这部分人比较少关注自然灾害这样的不可抗外力,更关注的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资源能否取得事业、生活的提升,即使听到一些关于2012的传说也不会信以为真。他更愿意认为这仅仅是一场惊悚电影,纯粹是人类的想象,与实际没有任何牵连,因此对这些传闻一笑而过,置之于脑后,心态极其淡定。

除了提高自身的安全感,提高对信息的分辨和甄别能力也是抵制恐慌传播的有效方式。如果遇到一些没有科学根据,甚至传得神乎其神的事情,不妨当做笑话来听听,一笑了之。

一个人是否对自然和社会传闻敏感,取决于他的内心是否强大,是否对自己的未来和命运有把握,以及是否足够睿智地鉴别信息的真伪。2012,其实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