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固不易知 知人亦未易——虞卿和赵孝成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人固不易知 知人亦未易

——虞卿和赵孝成王

战国历史上最惨不忍睹的战争是秦赵长平之战,秦昭王、应侯范睢、大将白起,赵孝成王、平原君赵胜、上卿虞卿、大将廉颇、将军赵括,魏相魏齐、信陵君魏无忌、隐士侯嬴等纷纷出场,扮演了各自的角色。围绕长平之战前后弱国赵国究竟应采取何种策略来应对危局,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建言面前,无所适从的赵孝成王和大智大慧的虞卿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赵孝成王甫一出场,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负面的。这是因为作为赵国新君,赵孝成王在秦赵长平之战的关键时刻沉不住气,因急于求胜而中了秦国相国应侯范睢的反间计,临阵换将,起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下了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致使赵国军队惨败,四十万多人被秦军坑杀,令赵国军民陷入了空前的灭顶之灾。而在此之前,赵孝成王曾经不听上卿虞卿的劝告而谋求与秦国媾和。

虞卿者,游说之士也。蹑蹻檐簦说赵孝成王。一见,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为赵上卿,故号为虞卿。

秦赵战于长平,赵不胜,亡一都尉。赵王召楼昌与虞卿曰:“军战不胜,尉复死,寡人使束甲而趋之,何如?”楼昌曰:“无益也,不如发重使为媾。”虞卿曰:“昌言媾者,以为不媾军必破也。而制媾者在秦。且王之论秦也,欲破赵之军乎,不邪?”王曰:“秦不遗余力矣,必且欲破赵军。”虞卿曰:“王听臣,发使出重宝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宝,必内吾使。赵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之合从,且必恐。如此,则媾乃可为也。”赵王不听,与平阳君为媾,发郑朱入秦。秦内之。赵王召虞卿曰:“寡人使平阳君为媾于秦,秦已内郑朱矣,卿之为奚如?”虞卿对曰:“王不得媾,军必破矣。天下贺战者皆在秦矣。郑朱,贵人也,入秦,秦王与应侯必显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应侯果显郑朱以示天下贺战胜者,终不肯媾。长平大败,遂围邯郸,为天下笑。(《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说客虞卿一出现在人们眼前,便是一个亮点:脚穿草鞋、肩搭雨伞的他远道前来游说赵孝成王,首次见面,赵王便赐给他黄金百镒、白璧一对;第二次交谈就做了赵国的上卿,故而被世人称为虞卿。长平之战发生时,深知秦昭王必欲吞噬赵国之心理的虞卿是坚定的主战派,故而在楼昌提出谋求与秦国媾和时不肯苟同,而主张联合楚国、魏国等共同抗击暴秦,以战争求和平:“发使出重宝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宝,必内吾使。赵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之合从,且必恐。如此,则媾乃可为也。”赵孝成王没有听从虞卿之言,而派遣平阳君郑朱前往秦国求和,之后又让虞卿预估和谈能否成功。虞卿的预估洞若观火,未卜先知:楚国、魏国看到赵国谋求媾和而不肯派兵援助;秦国看到楚国、魏国不肯出兵援助赵国,而愈加坚定了打败赵国的决心,而不肯与之媾和。媾和之行的失败,楚国、魏国援军的未能成行,加上赵孝成王误中秦国的反间计,遂促成了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的惨败。

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国军队乘势团团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企图一举吞灭赵国。赵国军民同仇敌忾,与秦军浴血死战,平原君赵胜出使楚魏请求援救,由此而衍生出了“毛遂自荐”、“盗虎符”等著名历史典故。在楚国军队和魏国军队的援助下,秦军撤离了邯郸之围。此后,心有余悸的赵孝成王大概是出于休养生息方面的考量,竟然想以割让六个县为代价,与秦国讲和,由此引发了和虞卿的又一次争论。

秦既解邯郸围,而赵王入朝,使赵郝约事于秦,割六县而媾。虞卿谓赵王曰:“秦之攻王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救矣。”王以虞卿之言告赵郝。赵郝曰:“虞卿诚能尽秦力之所至乎?诚知秦力之所不能进,此弹丸之地弗予,令秦来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王曰:“请听子割,子能必使来年秦之不复攻我乎?”赵郝对曰:“此非臣之所敢任也。他日三晋之交于秦,相善也。今秦善韩、魏而攻王,王之所以事秦必不如韩、魏也。今臣为足下解负亲之攻,开关通币,齐交韩、魏,至来年而王独取攻于秦,此王之所以事秦必在韩、魏之后也。此非臣之所敢任也。”

王以告虞卿。虞卿对曰:“郝言‘不媾,来年秦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今媾,郝又以不能必秦之不复攻也。今虽割六城,何益!来年复攻,又割其力之所不能取而媾,此自尽之术也,不如无媾。秦虽善攻,不能取六县;赵虽不能守,终不失六城。秦倦而归,兵必罢。我以六城收天下以攻罢秦,是我失之于天下而取偿于秦也。吾国尚利,孰与坐而割地,自弱以强秦哉?今郝曰‘秦善韩、魏而攻赵者,必王之事秦不如韩、魏也’,是使王岁以六城事秦也,即坐而城尽。来年秦复求割地,王将与之乎?弗与,是弃前功而挑秦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语曰‘强者善攻,弱者不能守’。今坐而听秦,秦兵不弊而多得地,是强秦而弱赵也。以益强之秦而割愈弱之赵,其计故不止矣。且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

显然,赵孝成王割地求和的想法无异于与虎谋皮,虞卿基于对于秦国贪得无厌心态的精准把握,而将赵国割地求和的结局分析得非常透彻,只能是秦国更加强大而赵国更加衰弱,最后必然导致赵国的不复存在。尽管虞卿讲得如此透彻,赵孝成王依旧心存幻想,于是楼缓加入进来,而使论争变得更加尖锐:

赵王计未定,楼缓从秦来,赵王与楼缓计之,曰:“予秦地如毋予,孰吉?”缓辞让曰:“此非臣之所能知也。”王曰:“虽然,试言公之私。”楼缓对曰:“王亦闻夫公甫文伯母乎?公甫文伯仕于鲁,病死,女子为自杀于房中者二人。其母闻之,弗哭也。其相室曰:‘焉有子死而弗哭者乎?’其母曰:‘孔子,贤人也,逐于鲁,而是人不随也。今死而妇人为之自杀者二人,若是者必其于长者薄而于妇人厚也。’故从母言之,是为贤母;从妻言之,是必不免为妒妻。故其言一也,言者异则人心变矣。今臣新从秦来而言勿予,则非计也;言予之,恐王以臣为为秦也:故不敢对。使臣得为大王计,不如予之。”王曰:“诺。”

虞卿闻之,入见王曰:“此饰说也,王蜰勿予!”楼缓闻之,往见王。王又以虞卿之言告楼缓。楼缓对曰:“不然。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夫秦赵构难而天下皆说,何也?曰‘吾且因强而乘弱矣’。今赵兵困于秦,天下之贺战胜者则必尽在于秦矣。故不如亟割地为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不然,天下将因秦之怒,乘赵之弊,瓜分之。赵且亡,何秦之图乎?故曰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愿王以此决之,勿复计也。”

虞卿闻之,往见王曰:“危哉楼子之所以为秦者,是愈疑天下,而何慰秦之心哉?独不言其示天下弱乎?且臣言勿予者,非固勿予而已也。秦索六城于王,而王以六城赂齐。齐,秦之深仇也,得王之六城,并力西击秦,齐之听王,不待辞之毕也。则是王失之于齐而取偿于秦也。而齐、赵之深仇可以报矣,而示天下有能为也。王以此发声,兵未窥于境,臣见秦之重赂至赵而反媾于王也。从秦为媾,韩、魏闻之,必尽重王;重王,必出重宝以先于王。则是王一举而结三国之亲,而与秦易道也。”赵王曰:“善。”则使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虞卿未返,秦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亡去。赵于是封虞卿以一城。

居顷之,而魏请为从。赵孝成王召虞卿谋。过平原君,平原君曰:“愿卿之论从也。”虞卿入见王。王曰:“魏请为从。”对曰:“魏过。”王曰:“寡人固未之许。”对曰:“王过。”王曰:“魏请从,卿曰魏过,寡人未之许,又曰寡人过,然则从终不可乎?”对曰:“臣闻小国之与大国从事也,有利则大国受其福,有败则小国受其祸。今魏以小国请其祸,而王以大国辞其福,臣故曰王过,魏亦过。窃以为从便。”王曰:“善。”乃合魏为从。(同上书)

经过虞卿据理力争,赵孝成王权衡利弊,最后才下定决心摒弃楼缓的媚秦主张,而采纳虞卿联合齐魏等国并力抗秦的策略。赵孝成王的这一艰难选择,是和虞卿的据理力争分不开的。而赵孝成王之所以在媾和还是合纵问题上犹豫徘徊无所适从,说到底还是对秦国的真实意图认识不足,故而心存幻想。虞卿则不然,由于他始终认为赵国和秦国之间没有和平共处的路可走,任何割地求和的努力不仅是徒劳无益的,而且会更加调动秦国的贪欲,而使赵国陷入万劫不复之绝境,故而才能始终坚定地主张赵国走联合魏、楚、齐等共同抵抗秦国之路。血与火的历史证明了虞卿的先见之明。

更为可贵的是,身为高官的虞卿,身上却没有官员们的陈腐习气,而具有一般官员所没有的那种高贵气质:宁可抛弃高官厚禄,也要保全朋友义气。

秦昭王闻魏齐在平原君所,欲为范睢必报其仇,乃详为好书遗平原君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平原君畏秦,且以为然,而入秦见昭王。昭王与平原君饮数日,昭王谓平原君曰:“昔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范君亦寡人之叔父也。范君之仇在君之家,愿使人归取其头来;不然,吾不出君于关。”平原君曰:“贵而为交者,为贱也;富而为交者,为贫也。夫魏齐者,胜之友也,在,固不出也,今又不在臣所。”昭王乃遗赵王书曰:“王之弟在秦,范君之仇魏齐在平原君之家。王使人疾持其头来;不然,吾举兵而伐赵,又不出王之弟于关。”赵孝成王乃发卒围平原君家,急,魏齐夜亡出,见赵相虞卿。虞卿度赵王终不可说,乃解其相印,与魏齐亡,间行,念诸侯莫可以急抵者,乃复走大梁,欲因信陵君以走楚。

信陵君闻之,畏秦,犹豫未肯见,曰:“虞卿何如人也?”时侯嬴在旁,曰:“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夫虞卿蹑屩檐簦,一见赵王,赐白璧一双,黄金百镒;再见,拜为上卿;三见,卒受相印,封万户侯。当此之时,天下争知之。夫魏齐穷困过虞卿,虞卿不敢重爵禄之尊,解相印,捐万户侯而间行。急士之穷而归公子,公子曰‘何如人’。人固不易知,知人亦未易也!”信陵君大惭,驾如野迎之。魏齐闻信陵君之初难见之,怒而自刭。赵王闻之,卒取其头予秦。秦昭王乃出平原君归赵。(《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上面一段文字牵扯到战国时期的许多恩怨情仇。魏齐在魏国做相国的时候,曾因听信诬告而几乎将中大夫须贾的门客范睢打死,劫后余生的范睢逃出魏国后,来到秦国,做了秦昭王的相国。魏齐担心范睢报复而离开魏国来到赵国平原君赵胜府上避难,秦昭王遂将赵胜请到秦国软禁起来,逼迫赵王交出魏齐。魏齐来到赵国相国虞卿府上求救,虞卿心知赵王不会为魏齐而与秦国交兵,毅然选择了弃官而逃,辗转来到魏国,请求信陵君魏无忌予以收留。信陵君魏无忌因畏惧秦国而王顾左右而言他:“虞卿何如人也?”于是乎,便有了隐士侯嬴对虞卿的赞美之词流传于世:“夫魏齐穷困过虞卿,虞卿不敢重爵禄之尊,解相印,捐万户侯而间行。急士之穷而归公子,公子曰‘何如人’。人固不易知,知人亦未易也!”

在名利客的眼中,虞卿为了一个无路可走的倒霉蛋魏齐而“不敢重爵禄之尊,解相印,捐万户侯”并与之一起逃亡,无疑是不明智的。但是在崇尚义气的人们看来,虞卿的选择才是“志士仁人”重义气轻生死的真正表现。联系虞卿的这一抉择来品味他和赵孝成王在长平之战前后的争论,方能真正领略虞卿极其广阔而又爱憎分明的内心世界。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