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行走的荷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一株行走的荷

被这样信任是幸福的。当知道冷荷要我为她写序的那一刻,我心里有太多的忐忑。要以怎样的心境,才能靠近她那颗孤高的灵魂?那些行走于她灵魂路上的文字,我可真切地触摸到它们的温度?

初识冷荷,是在文星论坛,当时我是文星论坛散文版的版主,由于文联采用她的一篇描写军嫂的文章而相识。之后一起户外走山、摄影,亦为知己。

冷荷是开原市作协会员,常年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冷荷的文字是素朴的,一如她的为人,不做作,不张扬,散发着泥土的馨香。她常说她的文字是浅白的,是拿不出手的小家碧玉,其实不然,在我看来,她的文字更多的是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故乡的靠近。追求物质生活的年代,很多原因让我们离那片天空越来越远,但是冷荷的字让我们心甘情愿地回过头去,叹息乃至频频微笑。

无论谁都得承认,我们的童年,放养过童年的村庄,以及青春里那些飞扬的往事,都是记忆里最珍贵的珠宝。她的赞美、叹息、感悟及疼痛,正因为这些才遍布在字里行间。她对旧日的煤油灯、炕席、石磨、顶针等念念不忘,旧光阴中那些过往,比如母亲纳的鞋底和做的棉袄、父亲编的炕席、下屋里的老铡刀都带着时光的温度,舔舐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这样的片段在时光机上没有留下任何印痕,但是一经她的手指抚摸,便在记忆中鲜活起来,一呼一吸之间,仿若光阴倒流。

冷荷一直生活的村庄是她文字的土壤,那些童年趣事,家长里短正因为黑土地的滋养才得以如此生动饱满。细品冷荷的文字,有一种置身乡村生活的感觉——细腻敏感、斑驳沧桑。虽然她给自己起了一个距离这些都很遥远的笔名,但事实上并没有做到冷荷的孤高,她的文字里藏着一种悲悯,藏着对人生最深切的解读。譬如:“那一年,东院的太过世了,我家墙头上的蔷薇花正开得灿烂。出殡那天,细雨微微,母亲说,把蔷薇花给你太带走点儿,父亲就用镰刀割了不少墙头上爬藤的蔷薇花,放在灵柩上。凄婉的唢呐声渐渐地远了,墙头上的蔷薇花,粉白一片,每一朵花都擎着泪。”

这就是冷荷的文字,带着独特的味道,看似简单平静却藏着浓郁热烈的情感。她的字是安静的,内心却是敏感而柔韧的,而这恰恰能够使她的文字直抵阅读者的内心,并产生共鸣。

我们的童年是绿色的。随着春天万物复苏,青蛙醒了,我们也活了起来。父母去插秧,我们也扛着蛤蟆扦子跟着下了稻田,光着小脚丫,在田埂上捉青蛙。有时也抠一把田埂的泥巴,捏坦克,揉小人,放在窗台上阴干,这便是我们自己制作的玩具。

《放养的童年》

一场一场的大雪,埋没不了通往祖坟的路,因为无论什么季节,那条路永远都是醒着的。《有多少场雪飘过我的村庄》

她的祖父母、母亲就在那条路的尽头,雪花一来,她就疼得要命,但是她隐忍着,她把这种痛和思念不动声色地隐藏在文字背后。

自由并非都是快乐,有些自由会像熟透的石榴,一瓣一瓣地碎裂。

《傻兔》

读冷荷的文字你会发现,她极其善用比喻句,而那些比喻往往让人在思索之后带着几抹悲凉。很多时候,我们被社会麻醉了,被日复一日的重复麻醉了,我们擎着麻木的神经行走,然而冷荷一直醒着,她醒在自己的文字里,让文字与自己日夜相随。她的写作是频繁的,也是积极的,她将自己的文字安放在一个大众的高度,平实,亲切,娓娓道来,每一篇都仿佛信手拈来,却就在身边。

在《鬼子姜花儿黄》的那篇文章里,她忧心忡忡地行走在自己昔日的记忆里:“记忆里,透过矮矮的土墙,永远有这么一片黄花开在初冬,开在低矮的草房后面,很多年。那是五婶的家。那片鬼子姜花仿佛是五婶唯一的念想,我踏上墙头去折鬼子姜花,五婶也不拦,只是念叨着:‘采吧,采吧,快霜冻了,它也开不了多久了。'”

拜伦说:“没有方法能使时钟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心笔来记录。”冷荷做到了,她写五婶和姥姥的大烟袋、父亲的铜嘴鸟,这些爱成为她思想的主体。她把目光深情地停留在自己生活过的村庄,没有浮光掠影地转身,而是用自己的灵魂,真切贴近土地的灵魂。

我不清楚父亲的铜嘴养了多少年,但我知道父亲的铜嘴会唱歌,而且唱得抑扬顿挫。父亲的铜嘴会和电视PK,电视里的歌声越大,铜嘴的歌声越悠扬,父亲试验给我们看,当关了电视的歌唱,铜嘴的歌声会戛然而止。

我常常想,冷荷的文字,是照亮来路的火把,即使火光微弱,也足以温暖我们回望的目光。她说:“我喜欢在山水间放松自己,在一湾水间寻找慈祥,寻找爱,在雪后的山巅学会放慢脚步,反观内心。只有在大自然的怀抱,我可以做自己的君王。”其实综观《泥土之上的仰望》,全书所要表述的内核都是关于故乡、人性、情感、灵魂的思索。

我有幸在执笔期间又重温了这些片断,透过这些片断,我仿佛看见一个孤独的背影正在乡野的小径上默默前行,她的目光之上,是整个乡野的天空。她在仰望,仰望自己的村庄,同时也在仰望自己的内心,所以在我看来,冷荷不但是一位孤独的行吟者,更是一位孜孜不倦的修行者。

所以最后,让我借用一段并非名家的文字来告慰读者:人是需要生存背景的,不仅仅需要现在的背景,也需要用“过去时”的背景来映照自己,从这个角度说,冷荷的散文总是在往这个方面努力,而且卓有成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