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扫墓
本应4月11日去扫墓的,今天才去,因为在正日子的时候,我还在波士顿附近的瓦尔登湖。
仅比常年晚了10天,佛山陵园的桃花就都败了,往年每次来时,路两边的桃花都正在盛开,而今粉白的桃花已尽皆飘落,荡然无存,好像在责备我的晚到。
从去年(2014年)开始,通向高山顶上镌刻着“王小波之墓”的那块巨石的小路已经被我们修成了一条石板路,过去需要手脚并用才能走到跟前,现在可以拾阶而上了。我们摆上了花,在墓前待了一会儿。
转眼之间,已经18年过去了,小波,你在那个世界过得可好?听说在天堂里,人不用吃饭,只是终日游荡,无所事事,优哉游哉,跟我目前的生活也差不太多。这些年,我一直在认真修炼,而修炼的目标之一就是“一生死”,即渐渐抹掉生与死之间的界限,将二者合二为一,至少要修炼到界限模糊的境地。仔细想想,从宏观的角度,也就是从宇宙的角度,人这个渺小的生物体在世间只不过存在短短的一瞬而已,很快一切就会灰飞烟灭,像山下那些前几日还迎风怒放的花朵,凄然飘落,无影无踪。
最近读到艾伦·莱特曼的小说《G先生:关于宇宙创造的小说》,他这本小说写的是有关宇宙的起源以及生命意义等我最关注的问题,其中谈到人死之后,血肉化作分子,黏在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身上,黏在几百万个人的身上,重新成为生命体,可惜那已经不是他了,他的灵魂也永远地消失了。莱特曼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唯一一位双科教授,他教物理和写作,他用小说形式阐述物理学的原理。在他家附近的一间咖啡馆,我们做了一次长达一个半小时的交谈,我特意验证了一下双方的观点:神不存在;灵魂在人死后不复存在;没有轮回转世……在大多数我最关注的问题上,我们的观点完全一致。在小波墓前,我再次想起了这次长谈,想起了关于灵魂和生命意义的讨论。
我马上就要回去威海常住了。当年我们一起登刘公岛一起在海边望海的往事还历历在目,而今已是物是人非,阴阳两隔。我已经完全冷静下来了,而且越来越冷静,我正在努力争取达到“一生死”的境界。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