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克菲牧师传·哥尔斯密》原文|读后感|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品提要】

乡村牧师普博士,有四儿两女,家道殷实。他心地仁厚、乐善好施,却因不谙世故,遭假仁假义的乡绅恶少唐希尔的欺凌和迫害。唐希尔对普博士的大女儿奥维雅始乱终弃,后又拐走其小女儿素绯娅,且勾引其儿子乔治的未婚妻威勒模小姐。普博士家的宅子被大火烧毁后,父子因无力偿还债务而锒铛入狱。所幸唐希尔的叔父威廉·唐希尔爵士大仁大义,与金京森一道伸张正义,使他们全家绝处逢生,最终得以重新团圆。唐希尔最终也良心发现,娶了奥维雅为妻。

【作品选录】

到了星期日,是我家里女眷们出风头的日子,无论我颁行什么禁止奢华的谕旨,也禁不了。我妄想以为我对两个女儿宣讲反对繁华的道理,已经把她们好穿好戴好虚荣的思想打倒了,谁知她们还是喜欢花边线带绣货;我的女人从前穿过大红缎子衣服,我偶然曾说过好看,谁知她现在还是非常喜欢穿大红缎子。

到了这里第一个星期,她们的行为几乎把我气死。我早一天晚上就吩咐我的女儿,叫她们明天一早就要打扮好,因为我向来喜欢比众人先到教堂。她们很听我的话,很守时间,到了早上聚会吃早饭的时候,我的女人带着两个女儿下来,打扮得同从前我们未破产的时候一样: 头发是抹满油脂,脸上照着最时路的样子,涂了一小点黑油膏,长裙折起一个大包,堆在背后,走路都听见响。我看见她们这样好打扮,不免微笑,我原盼望我的女人有些分寸,谁知也是一样的好打扮,更觉得好笑。我到了这个紧急当口,无他法可想,只好露出很认真的样子,命我的儿子套家里的大车,女儿听见我这样吩咐,大吃一惊。我把我吩咐儿子的话更顶真地再说一遍。我的女人对我说道,“你别开玩笑了,我们很可以步行那点儿路,我们不要大车载我们去。”我答道,“你错了,我们一定要大车。假使我们这样打扮步行到教堂,这乡里的孩子们看见我们,必定要跟在后头喝倒彩的。”我的女人答道,“我向来以为你喜欢看见儿女们穿得整洁好看。”我拦住道,“你喜欢怎么整洁,就打扮到怎么整洁,我看见更爱你。但是你们现在的打扮,不叫整洁,叫作累赘。这些堆叠、尖角、缘边和黑油膏反令乡下女人恨我们。”我更严厉地说道,“这些衣裳可以改清雅些,我们现在要过个稍微像样的日子,还做不到,反去打扮得这样华丽,是很不对的。我们略微算算看,世上奢华人家衣服的缘边足彀衣被天下无衣无褐的人,哪怕就是有钱人家,也不应该穿这里拖一条那里拖一块的华丽衣服。”

我这一番责难的话却有效果。她们立刻很安静地走去换衣服。第二天,我很满意地看见女儿们自己要把长裙剪短了,把剪下来的料子,替我两个小儿子,狄克和比勒,做星期日穿的衣服。我尤其满意的,是长裙剪短了更好看。

××××××

我们已决定送两个女儿入京,唐希尔答应随时查考她们的行为,并用信函通知我们。但是她们前程既然远大,外观就不能不相称,就不能不花钱,所以我们大家会商最容易的筹款法子,换而言之,就是变卖什么东西最便当。不久就商量好。我们剩下一匹马,既然少了它的老伴,那马又是一只眼,既不能种地,又不能上路,我们就商定,在邻近的一个集上也把它卖了。我应该亲自去,以免再上当。虽然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做买卖,我自信总可以争到点面子。凡一个人自己以为办事多么谨慎小心,是要从他平日所交往的人的意见来衡量的,因为我在家的时候多,我看不出有人对我的处世之道持有异见。可是我的女人好像还有点不放心,到第二天早上我离家的时候,我出门已经走了几步,她还把我喊回来,附耳教我,要我十二分的留神。

我到了集上,也按着向来办法,把我的马溜走给人看,快走,慢走,不快不慢地走,都做遍了,给众人看了好一会,也无人问价。后来有一个生意人或小贩之类查看我的马好一会,看见那马是一只眼,一句不响就走了。第二个上来,看见那马蹄子上肿了一块,说道,若是买了这马,恐怕走不到家,这马就要坏了。第三个人来看,见那马足节有一个瘤,不说价就走了。第四个人走上来,看看那马的眼睛,晓得这马患虫病。第五个人见了我的马,很诧异地说道,这个马既瞎眼,又脚肿,又生瘤,没什么用处,只好宰了,切碎拿去喂狗。到了这个时候,我自己也很看不起我的马,有买主走过来,我觉得很难为情。那些人说那马的坏话,我虽然不尽相信,但是说这话的人既多,我又很相信他们说的不能都全靠不住,圣加力戈里著的书也说过这意思。

我正在极难受的时候,有一个同行教士,久已认识的,也是到集上办事的,走过来同我拉手,请我到一间小酒店歇歇,看店里有什么酒喝一盅。我就如他所请,进了一个啤酒店,店小二领我们进入后面一间小房,先有一个很端庄的老头子,聚精会神在那里看书。我平生还未见过这样令我喜欢的人。他一头的白发盖着额。这个人一定是身体壮健,存心慈善,故能享此高年。我们却不因为他在跟前不接下去谈话。我同我的朋友谈的是别后彼此的景况、我的一夫一妻制的主张、我最近所著的短论以及副监督如何驳我,如何的很同我过不去。谈的不久,有一个少年进来,打了我们的岔,那少年低低的同那老头子说话。那老头子说道:“好小子,不必说抱歉话,我们对于同胞做好事,是应该尽的职分。你把这个拿去,可惜不甚多,但是五个金镑可以救你的急,我很愿意你拿去。”那少年感激流泪,但是我感激这老头子也不亚于那少年。老头子这样的慈善真使我高兴,我简直想搂抱他。他还是读他的书,我们谈我们的话,后来我的同伴想起来,还要到集上办事。等一会再来。临走他还说,他很愿意同普博士多多地谈话。那老头子听见我的名字,很留神看我好一会子;等到我的朋友走了,很恭敬地问我同那位很有胆子、主张一夫一妻、护持宗教的伟大的普牧师有什么瓜葛。我听了,心里实在高兴到了极点。我答道,“先生,你的慈善行为已经令我快乐,我现在又蒙你这位好人嘉奖,我更加快乐。先生,现在站在你跟前的就是主张一夫一妻制的普博士,过蒙你称为伟大。你在这儿看见的就是那不幸的教士,费了许多日子,同妻死续弦的风气作斗争,我却不好意思说我斗争成功。”那老头子大惊,说道,“先生,我恐怕我太不客气了,请你饶恕我多嘴好问。先生,求你恕罪。”我拉他的手说道,“先生,我不独不怪你太不客气,你已经获得了我的尊敬心,我请你接受我的友情。”他抓我的手说道,“我感激你,我当你是朋友,你是不可动摇的正教的光荣的柱石。我看见的……”我却拦住他往下说,我作为一个著作家,对于一大堆的恭维话都能吃得消,但是我现在却有些害羞,听不下去了。虽然这样说,我们两人立刻就做了朋友,无论什么小说上男女一见就相爱,也没有我们这样快。我们谈了好几样事,起初我以为他虔诚有余,而学问不足,以为他对于人类的学说都当作糟粕。但我并不因此而少减我之恭敬心,因为我很早的一些时候,也存这种见解的。我故此乘机说,世界上的人大概起首都把宗教道理看得很平淡,把人类的幻想看得太重。他好像起先把学问藏起,到现在才显露出来,答道,“先生,世界已经到了老糊涂的程度了,然而世界是如何创造的,历来的哲学家都迷惑了,说不出个道理来,对于这个问题发表了一大堆东拉西扯七杂八凑的意见。如非尼沙某人、埃及某人、加而狄某人、希腊某人都要解说世界创造的道理,却都归于失败。那位希腊人说世界无始无终,玛尼图也这样说,他是那卜沙当爱斯尔时候人,爱斯尔这个字是个西里阿字,该国国王常有这个称呼,例如狄加拉非勒爱斯尔,那邦爱斯尔,他所猜的是一样不合理;因为我们常说,书不能教人,他于是想观察……先生,我求你宽恕,我走出题外了。”他确实离题太远,我也看不出世界创造同我们眼前所说的事有什么相干。但是他这一番话足使我晓得他是个有学问的人,我越加尊敬他。我故此决定要来考验他一番,但是他太和平太温厚,不肯同我辩驳争胜,只要我说一句话带点挑他辩论的意思,他就微笑摇头,不说话;我就明白他若是该说的,尽有得说,并非不能答我。我们的话题不知不觉地从上古谈到现在赶集的事,我告诉他我来卖马,他说巧得很,他是替房客买马。我把我的马给他看,不一会我们就议妥了价。我等他给钱,他掏出一张三十镑的钞票,叫我找他。我无钱找,他把跟人喊来,跟人走来,穿的是很好号衣。他说道,“阿伯拉罕,你去换现金来,你可以同我们邻居换,或什么地方换都可以。”他跟人去换钱的时候,他很感慨地大发议论,说现在银子太缺,我改正他的议论,叹惜地说现在金子太缺。等到阿伯拉罕回来,我们两人都说,现在现款太缺。阿伯拉罕回来说,走遍了整个市集,也没处换钱,他愿意贴二先令半的水,也换不出来。我们两人都很失望,老头子停了一会,问我认得同村所罗门·法林巴否?我答道,他就是我的邻居。他说,“既然这样,我们可以成交。我给你一张即期支票,向所罗门支款。我告诉你,这里周围十余里内无人比得上他那么热心。我认得所罗门有许多年,我还记得我们两人游戏,若是跳三步,我总赢他,若是单脚跳,他却比我跳得远。”我以为一张支票向邻居支款,同现钱一样,我很相信法林巴有力量可以给钱。老头子把支票签了字交给我,于是老头子金京森、阿伯拉罕和我的马黑果子都高高兴兴地走了。

过了一会,我一个人在那里细想,才起首想起来,不应该从生人手中受支票,于是想出妥当办法,决意赶那买马的人,把马要回来。但是已经太迟了,只好一直回家,赶快向我的邻居取钱。我见他在大门口吃烟,就告诉他,我有一张小票,要他付钱,他把支票读了两次。我说道,“你能读那签字么?”他答道,“伊法雷·金京森,名字是写得很清楚,我认得他,他是天下顶大的一个光棍。卖眼镜的也是这个光棍。他的相貌很尊严,白头发,衣裳口袋没得盖,谈话总拖出一大串什么希腊,什么天地创造,什么世界,是不是?”我叹口气说道,“是的。”我的邻居说道,“呀,他只有这么一点学问,只要碰见一个学者,他就一串一串的拖出来;我认得他,总有一天我们把他捉住。”

我这时候虽是十分难受,但是最难受的还在后头,我怎样见我的女人同两个女儿呢?我回家见她们,比逃学的小学生回到学堂去见先生那副脸,还要害怕。我却决意比她们先发脾气,抵抗她们。

可怜我一进家门就看见她们无意同我斗气。我的女人同我两个女儿都在那里哭,原来当天唐希尔来告诉她们说,不必进京。因为京里来的两位女人听见有个坏心眼的人造我们谣言,当日就回京去了。他又说不晓得谁造这谣言,也不晓得是什么意思。但是无论谣言是什么意思,是什么人造的,他一定保护我们,同我们做朋友。我家里的人因为这件事最失望,掩过了我卖马受骗的事,只好隐受痛苦不响。但是我一家人的品行是最纯良的,况且又贫贱,不招人妒,向来又不得罪人,不会招人讨厌,究竟是谁这样卑劣,造谣糟蹋我们,真令我们疑惑不解。

(伍光建译)

【赏析】

1766年哥尔斯密在约翰生博士的帮助下以60镑的低价将《威克菲牧师传》的书稿卖给书商,小说出版后并未立即取得成功。其原因也许如《每月评论》(The Monthly Review)所说:“这是一本不好定性的书。”书中塑造了普(Primrose)博士这一形象,讲述了他一家的遭遇。哥尔斯密本人曾评价他笔下的普博士:“他身上综合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三个角色;他是个牧师、农民、一家之主”,“他在富裕时保持纯朴,在困境中保持尊严。”从选文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虔诚、节俭、崇拜知识、对自己和家人都有严格的道德要求,但同时又天真、轻信,以致受人愚弄。这个人物形象不禁让我们想起当时盛行的感伤小说。感伤小说主人公性格的主要标志即对道德规范的严格遵守、对个人和家庭名誉的高度重视,同时情感丰富、多愁善感,简而言之,就是美德和敏感的化身;对自然美景的爱好和他人不幸的同情被认为是心地纯洁的标志。感伤小说试图通过书中人物的悲惨遭遇,营造催人泪下的故事情节。有些评论家认为,《威克菲牧师传》与同时代感伤小说相比,更具社会讽喻色彩,而且语言更为朴素,叙述平实而不动声色,反而比其他同类型小说的煽情笔触更有说服力。

小说围绕着主人公普博士展开。一开始,普博士为经理他财产的商人所累而破产,儿子也无法和阿拉贝拉顺利结婚。迫于无奈,普博士到一个远离家乡的小教区任牧师,全家一同搬去清贫度日。故事中的主要反面人物是当地乡绅唐希尔(Thornhill),他不仅引诱和抛弃了牧师的长女奥维雅,还设计陷害乔治,并因普博士交不出房租而将他投进监狱。当然,恶人并非一开始就摆出恶狠狠的模样,而通常情况下,恶人总是伪善的。唐希尔首先戴着伪善的面具,以朋友的姿态接近他们,而后真相逐步败露之后才不得已撕下伪装,露出穷凶极恶的嘴脸。好在故事的结局皆大欢喜。唐希尔的叔父威廉爵士如救世主般从天而降,拯救不幸的普博士一家人于水火之中,小说在两对恋人的婚礼狂欢中结束。三首著名的歌,即“隐士”(The Hermit),“疯狗挽歌”(Elegy on the Death of a Mad Dog)和“佳人踏上歧路时”(When lovely woman stoops to folly)分别被哥尔斯密安插在小说情节的三个转折处。

选文的两章颇具代表性。第四章“贫贱亦可以快乐 快乐视心境不视环境”对牧师一家在新环境下的生活作了介绍,从中可以看出普博士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态度。而第十四章“新发生致命伤的事 似是祸而实是福之指证”中则反映了他性格中天真、易被人蒙蔽的弱点。短短的两个章节就可以把一个相对完整、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这两章形成的对照还有节奏上的一弛一张,气氛上的一扬一抑。通过对这两章的阅读,不仅可以知道主人公的基本性格,从而通过性格推测其命运,也可以通过主人公,对十八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感伤小说有个比较真切的感受。

第四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普博士一家搬到新教区之后的生活环境、作息安排和邻里交往,描写竭尽其详,一家从日出到日落的活动都有记载,但行文并不枯燥拖沓,而且并非一味地记流水账。即使在琐碎的生活小事之间,哥尔斯密也会插入主人公的几句评论,读来十分有趣。比如对家人间见面行礼一事,普博士评论道,“我以为这种俗礼虽嫌太死板,却是必要保存实行的,太过随便自由恐伤情谊。”这些插入的简短评论,不仅调节了叙述的节奏,也是对主人公性格的写照。第二部分围绕着牧师妻女的衣着展开,着重描述了搬家后第一个星期日发生的事情。单从叙事的角度来说,第四章是概括性叙述和具体性叙述相结合。就像摄像头先是远远地照出一家人的生活起居,然后拉近,在星期日的早晨走入牧师一家,让我们看清他们的模样,听到他们的声音。这样的叙述结构比起单纯记述一件事来要显得更加丰满立体。

而单纯记述一件事的优点就在于可以更详细地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比前面提到的叙述结构更具完整性和生动性。第十四章就是这样的。第十四章的大部分篇幅都用来记述为给女儿进京筹款,牧师卖马被骗的事情。结尾很小的篇幅交代了进京一事无果而终的过程。

把两章结合起来进行对照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两种叙述结构在小说中的运用,也可以以管窥豹,看一下感伤小说的基本套路。正如我们前面说过的,感伤小说的主人公必定是品德高尚的善良人,但仅仅是善良人还不够,他还必须是个倒霉的善良人。套用一句话来说,如果悲剧可以被定义为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感伤小说就是要让无助的善良人倒霉,遭人骗,遭人陷害,赔了女儿又折钱,这样才能赚取读者的眼泪。而在不倒霉的时候,善良人和他的一家人则过着与世无争、洁身自好的日子,虽然有时候他们的人生哲学让人感觉有些自欺欺人,但他们的哲学却表现出向内心寻求支撑的强大力量。这两章的标题本身就体现了这样一种态度。也就是说,对于感伤小说的主人公来说,境遇是不同的,但心境则是不变的。这种道德品质的连贯性放在真实的人物身上是值得肯定的,但对于小说人物来说,则未免显得过于单薄而缺少变化。也就是说主人公没有成长,没有复杂化,是E。M。福斯特所谓的扁平的人物。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主人公的有些表现甚至是可笑的,比如他过度敏感的性格、先入为主的待人方法。第十四章中,在与骗子伊法雷·金京森交谈之前,普博士就已经从心里觉得“平生还未见过这样令我喜欢的人”,后来又觉得“老头子这样的慈善真使我高兴,我简直想搂抱他。”这种反应和表现现今看来是夸张和荒谬的。

当然,我们阅读小说,不能仅仅以我们当代人的眼光去看小说中的人物,而应该以同情的理解去打量他们。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预设,不利于我们理解作品中塑造的过往世界里的虚构人物。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当时社会风貌的记载和体现,小说也不妨当作历史来读。因此,同情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任 战)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