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诚斋体”特点与赏析

作者:杨万里 栏目:杨万里诗集 2020-05-24 15:04:41

杨万里的“诚斋体”

宋诗中,杨万里(号诚斋)的诗自成一体,被称为“诚斋体”。在介说他的诗前,不妨先看陈与义的《春日二首》之一: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这首诗,如陈衍所指出:“已开诚斋先路。”(《宋诗精华录》)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有助于领会“诚斋体”的特色。还可以借用陆游的《秋思》三首之一来说明:

乌桕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

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

“诚斋体”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以快如并刀的诗笔。把刹那间呈现眼底的景物、浮上心头的诗意,剪入诗卷,在风格上以清新自然、活泼生动引人入胜。

下面是两首杨万里的七言绝句:

梅雨芹泥路不佳,闷来小歇野人家。

绿萍池沼垂杨里,初见芙蕖第一花。

(《将至建昌》)

略略烟痕草许低,初初雨影伞先知。

溪回谷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

(《晚归遇雨》)

这两首诗的趣味焦点都在末句。第一首写小歇时初次看见了荷花;第二首写路途中忽然看见了梅花。诗人就是善于从眼前的平常景物中发掘诗意,即兴写成感受新鲜、情趣盎然的诗篇。

这还只是“诚斋体”的一个方面,更能显示其独特风格的是下面这一类的绝句:

雨足山云半欲开,新秧犹待小暄催。

一双百舌花梢语,四顾无人忽下来。

(《积雨小霁》)

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话晚晴。

特地作团喧杀我,忽然惊散寂无声。

(《寒雀》)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

表现景物动态的作品总是比表现静态的更容易吸引人。杨万里的诗之所以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其奥妙也就在此。在上面所举的三首诗里,他不仅使美好的自然景物再现在读者面前,而且以十分精微的观察力和特别敏捷的选择力摄取了它们的最生动活跃的一瞬,使画面显得格外生机洋溢、活力充沛。这是诗人所独具的速写本领。他不仅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外界景物,而且善于捕捉突然闪现的主观感觉。下面再举两首他的诗:

渔郎艇子入重湖,老眼殷勤看着渠。

看去看来成怪事,化为独雁立横芦。

(《过新开湖》五首之二)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

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粘天独自行。

《八月十三日夜诚斋望月》

这两首诗写出了一瞬间诗人在视觉上产生的印象。前一首诗写的是一个错觉,显示了诗人的风趣。后一首诗,如果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可能有毛病,因为月亮本不粘天,不只诗人那一晚上所看到的月亮如此。但就诗歌的特性而言,完全可以这样写。这正是诗人在清秋的夜空下仰望一轮明月时所产生的真实感受。

杨万里作品的特色是和他的创作主张分不开的。他在《诚斋荆溪集序》中自述学诗经过云:“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若有寤。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他还在《跋徐恭仲省幹近诗》中说:“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在《下横山滩望金华山》二首之二中,他更提出:“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这一反对皈依前人、反对闭门觅句,提倡推陈出新、提倡师法自然的主张,扩大了他的创作天地,使他感到“万象毕来,献予诗材”。而他对自然景物又倾注了浓厚的感情,进行了细致的体察。在散步时是“曲折遍穿花底路,莫令一步作虚行”(《春暖郡圃散策》);在舟行时是“船门才闭又还开”,“褰帏急看紫巉岩”(《舟过谢潭》三首之三、之一)。同时,为了适合于表现活泼生动的自然景物,他还大量采用口语入诗。这些形成了他的别树一帜的“诚斋体”。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