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题解】《南乡子》,词牌名,唐教坊曲,原为单调,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五十六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注释】1.京口:今镇江。2.北固亭:即北固楼,在北固山上。3.有怀:有所怀念。这首词怀念的是孙权,跟苏轼怀念周瑜差不多。4.神州:指中国,此处指中原被金人占领的沦陷区。5.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6.悠悠:长远悠久。7.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8.坐断:占据、割据。9.休:停止。10.曹刘:指曹操与刘备。11.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威武雄壮,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仲谋,孙权的字。
【串译】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好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远了。只有长江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当年孙权年轻时就做了三军统帅,独霸东南,坚持抗战。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对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难怪曹操说:生子就应该像孙仲谋那样啊!
【赏读提示】这首词的用意就是讽刺当时的朝廷无能,不但不能光复神州,连江南也快要保不住了。作者生于南宋,国家已经偏安江南,所以借古喻今,颂扬孙权。从词的结构来看,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叹雄壮,意境高远。上片首先一问一答:“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作者登上高高的北固楼,放眼望去,美好的神州风光牵发了他的联想,思古之情油然而生。“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想到了国家盛衰,千古兴亡,正好比悠悠东逝的长江水滚滚流不尽,令人惘怅感喟不已。这句化用了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不落痕迹,贴切自然。下片则纵怀远古寄豪情,“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孙权为吴国之主时年方十九已统数万军队,割据东南一方,连年抗击敌人的进攻。“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这里用了《三国志》的典故: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生子当如孙仲谋”,又用了一个典故,隐含说今天的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不如当年的孙权。
全词的基调应是激愤的,高扬的。节奏是宕开的,凝重的。抓住了“三问三答”,就抓住了此词诵读的特点。上下阙的字数、格局相等,不同的是开句一个是问语,一个是述语。诵读上片应有登高壮怀之态,神州千古兴亡悠悠事如长江之水滚滚流。起句“何处望神州?”就要用中强、中高的语势,要“问”出去,“满眼风光北固楼”再“答”进来,这是一放一收。“悠悠”两字,从词意上看应前靠,与“千古兴亡多少事”更密致一些,但从艺术语言的表达来说,它却是承前启后,收上冒下句,起着上下句之间是黏连作用,表现得似断非停更有味道。下片的“曹刘”两字同样如此。“不尽长江滚滚流”句要“起荡”“甩开”,体现二二三的语节特点。下片完全是对孙权的溢美之词。“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全词的核心句,要用顿挫、语气、节奏响鼓重锤地强收,将抬孙讽今的词意推向极致。此词自始句起,语势就一直稳健走强,下片因有具体所赞所以比上片更强,至结末句达到最强。有意识地控制好气息,坚持以气托声是完成诵读的技术基础。
【断句顿挫建议】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推荐名句】1.不尽长江滚滚流。2.生子当如孙仲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