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怀旧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赏析】
歌词的魅力就在于只要旋律、辞藻、意象足以抒发情绪就可以,不用太在意使事用典是否符合常理与逻辑。
这首词便是如此。起首天高云淡,黄叶铺地,在一片高远寥廓的空间中暗暗袭来阵阵萧瑟的秋意,行走其间的游子,自然会产生浓重的天涯漂泊的孤独感。情绪已立,下文便承续此情又铺陈出“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的意象组合。斜阳掩映下的萋萋芳草是诗词中常见的抒发离愁别绪的意象,如白居易那首著名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就这样写道:“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如此本来已在寥廓秋日中感受到羁旅孤独的游子,又见到连天芳草,情绪当然也就更加惆怅了。斜阳之外,那是家乡的位置,连绵的芳草尽管迷茫了游子前进的方向,但它却可以直达游子心恋的家乡,怎不令人产生无情之恨!
不过艳阳芳草是三月春色,与开篇的深秋叶落根本不会同时出现,二者的叠加虽然在愁情表达上极富力量,但终究有违自然常理。宋人其实非常注重诗歌中对自然物理等实际情况的确切表达,如对于张继《枫桥夜泊》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自欧阳修开始就反复争论江南寺庙半夜究竟打不打钟。再如对于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一句,宋人就是爱强调菊花是在枝头枯萎而不凋落的。但面对此词的物候矛盾,宋人却并没有在意,这只能是歌词的特性为范仲淹提供的方便,他可以在上阕全力铺陈代表性的丽语,为下阕准备好可以容纳纯写柔情的空间,从而产生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