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识国手步入围棋殿堂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结识国手步入围棋殿堂

聂卫平是我国围棋有名的“胜负师”。下围棋,有“弃”也有“取”,要成为高手,就得明于“弃取”。对于那些无用的残子,就得毫不吝惜地弃掉,对于那些位居要津的“棋筋”必须牢牢保住。

有名言讲,“精华已竭多堪弃,劳逸攸关少亦图”。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整个社会中,同样有着“弃”和“取”。坐落在什刹海南沿的北京棋艺研究社幽雅的院落里,聂卫平正在对弈,他局势不利,正在苦想,许久许久,终于下了一子。突然有一只柔软的大手,两个指头捻着他的耳垂,一口浓重的徽州口音说:“国手、国手!”

聂卫平不解地回过头来,旁边有个“翻译”道:“过先生称赞你是国手。”聂卫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自己这样下不过弟弟的选手,竟有人夸他是国手。

聂卫平浑身颤抖,接着一股热浪流遍了全身。确实,“国手”这个头衔,他也曾梦想过。这人是过惕生先生,不久前刚取得全国冠军,他才是真正的国手。

如今,大小“国手”,相对而坐,过先生已经搬到了聂卫平家居住。过先生让卫平五子,聂卫平使出了浑身解数,截获一段白子,接着又“打劫杀”了几个。

过先生不慌不忙地东走一手,西走一手。官子收完了,一数子,白棋赢了,过先生笑笑道:“一起丢,丢了就赢了。”聂卫平开始意识到了高手的弃子战术。

聂卫平着迷了,放学回家就一头钻进过先生的屋子。过先生家的饭菜极为简单,晚上是稀粥加咸菜,咸菜上滴几滴香油,聂卫平吃起来觉得分外可口。

从此,聂卫平的母亲在自家屋子里见不到聂卫平的身影,一回,二回,母亲终于恼了,大声呼喊:“卫平,快回来,再不回来,要么你去姓了过!”聂卫平明白,母亲并非真要“弃子”,是盼望他念个大学,弃了下棋。

不过“弃”和“取”,各人有各人的一套技巧。张福田老师采用了另外一种方法:有一次,他走到训练室门口,见到聂卫平正在翻他的书包,他不声不响,躲在一边观看,只见小卫平在书包里找出一本棋谱来,独自观看,其余的东西秋毫未犯。

张老师放下一颗惴惴之心,认定了这10岁的孩子日后必定成材,从此之后,对聂卫平的辅导格外多些。

几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在“史无前例”之中,聂卫平也走了一段弯路。他出身高干家庭,不久就学会了打人和抄家,接着自己的家被抄,含着屈辱和悲愤,自暴自弃,在社会上东闯西荡,从此聂卫平的名声不那么好听。

当1971年聂卫平从农场溜回来,去找高手们的时候,确实怀着惴惴之心,然而,高手们并没有弃他而去,他们汲取了聂卫平人才难得的好处,跟他一连下了许多盘棋。

许许多多的老师都是弃取有度。在棋盘上弃取更有深奥的学问。1973年的聂卫平已经是高手了,这些“弃”“取”之理,不需要别人来指点,需要自己来领悟。

在思索中,聂卫平终于明白,要把握关键时刻,不能单靠不想输这股劲头,你越不想输,相反越要输。要不输,就得靠切切实实的办法。这些办法,自己早就会,只在于临场的运用。

聂卫平明白“弃取”了。他在自己的身上弃了些什么?取了些什么?可以不必多说,我们看到,在一年之后,日本宫本直毅九段率团来访,一连六场,所向无敌,在最后一场的关键时刻,聂卫平上阵,轻轻松松地战胜了宫本直毅。

朝着认定的目标不顾一切地走下去,这是“志”,顽强努力,绝不半途而废,这是“气”,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是“志气”。一切事、一切成败都取决于你是否有“志气”!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