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迁写史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谈迁写史

谈迁,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人。明末清初史学家。

清朝顺治年间,北京城城郊的山山水水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外地人。

这人两鬓苍苍,头发花白,六十多岁的年纪,穿着打扮像一个乡间老秀才。他常常出现在十三陵,明朝皇子、公主的墓园,从葬妃嫔的金山到西山和香山的寺庙,爬山涉水,仔细察看,在一堵残墙、一块断碑前也要站上半天时间,左看右看,久久不肯离去。他一边看,还一边嘟囔着,不停地记着什么,浑然忘我,碰到他的人都用奇怪的目光看着他,以为他非疯即傻。

其实,这个人不仅不傻,而且学识渊博,还写出了一本明朝编年巨著《国榷》。他,就是明末的历史学家谈迁。

谈迁二十九岁时,读编年体明史《皇明通纪》,发现此书肤浅多错,因而决心再写一部编年史,即《国榷》。

他写此书必须依据明代的各朝实录,而当时的实录只有少数大官僚家藏有抄本,他只好千方百计去借。他常常是背了行李,带着干粮,步行几百里去借书。每次借到书,他都恨不得一口气读完,而抄书也是常有的事,只要有一点价值,他就不会放过。

他写的是当代史,因而很重视民间百姓的看法,凡有创意,马上记录下来。他写的又是编年史,他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精炼准确的条目,按时间顺序严格排列。如此搜集整理,辛苦创作,用了五年的时间写出初稿,又用了二十二年六次修改初稿,终于完成了这本巨著。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书稿完成的那一年,盗入谈家,手稿全部被窃,三十七年的心血毁于一旦。这时的谈迁已经五十多岁了,生活艰难,但他在沉重的打击下,坚强地挺过来,他决心重写书稿,只要活着,手在,能抄写,决不停止工作。于是,他又离开了家乡,四处求借私家藏书,不顾风吹雨打,忍饥挨饿,终于又用了六年的时间完成了第二稿。

这时本算大功告成,可谈迁总觉得崇祯一朝的史实还不够扎实可靠。为了寻访这一朝的遗事遗迹,这年六月,他穿着几乎露出脚后跟的旧鞋,担着简单的行装和文稿,北上来到京城进行实地调查。

他在京城,访问了许多明朝的皇亲国戚,宦官以及居民,又实地考察了许多历史古迹。他不停地询问,不停地记录,不停地奔走,步行走遍了北京的山山水水,走得脚上全是血泡,结成层层血痂。三年后他回南京时,已掌握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借助这些资料,谈迁终于在终老人世前将《国榷》定稿,给这扣人心弦的《国榷》成书故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为了这部书,他“残编催白发,犹事数行书”,真是日思夜梦,神形交瘁。而谈迁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和不畏艰苦、求真求实的史德更是为后世所传颂。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