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屈求伸·几番变姓,志在扬名
隋炀帝大业初年,河间王杨弘病逝。大业六年(610)朝廷追封郇王,由其子杨庆继嗣。杨庆从来就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善于见风使舵,趋吉避凶,故当炀帝猜忌骨肉废放诸王时节,他的王位却稳如泰山。任荥阳郡太守,治绩颇佳。李密攻荥阳,杨庆坚守到弹尽粮绝.同时听说江都已被义军攻陷,这才接受李密“幸能三思,自求多福”的劝告,出城投降。于是及时抑屈,效法其祖父杨元孙当年所为,改头换面,以曾祖母郭氏之姓为姓。李密被王世充击败,杨庆返回东都洛阳,又复姓杨氏。越王杨侗知其为迫不得已,并不责备他,其后杨侗称天子,还照样授予杨庆宗正卿的高官。王世充即将篡位,杨庆不思报效隋室,还首先劝世充早日登极。王世充建国以后,认为杨庆明识时务,忠心可嘉,仍保留他的爵位,仅由郇王降为郇国公。杨庆马上改姓郭氏,以迎合王世充。王世充很高兴,就将他的一个侄女嫁给杨庆为妻,并任命他为荥州刺史。等到王世充濒临失败,杨庆决定尽快与之脱离关系,想带着妻子同归长安,其妻对他说:“叔父将我嫁给你本来是要表达深情厚意,以此加强你与国家的关系。现叔父形势紧迫,家与国都面临生死抉择,你却不顾婚姻亲情,辜负国家重托!你为保全自己起见,我也不想怪你,只是我若跟着你去长安,到头来还是你家里的一名婢女罢了,你还是高抬贵手送我回东都洛阳吧。”杨庆不许,致使其妻服药自杀。杨庆投归大唐,官拜宜州刺史,爵仍郇国公,于是又复姓杨氏。杨庆通过这种变姓方式,成为名利场上的不倒翁,始终过得极为逍遥自在。(《隋书·杨庆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