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黄山之旅·潜山·王安石与舒王台
潜山县城的东南郊,有舒台,亦称舒王台,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读书处。宋时曾在台上建天宁寺,明末史可法曾屯兵于此,改称天宁寨。舒王台占地数十亩,结构奇特、巍峨壮观,传说原是曹操的“点将台”。《世说新语》载,曹操率领八十三万大军南下三楚,行至天柱山“失汲道,军皆渴”,曹操灵机一动,用鞭子指着远处潜山县城说:“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兵士们听说有酸梅可吃,顿时“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这即是“望梅止渴”的典故。故潜山县城又称梅城。曹操征战获胜后,准备继续东征,命大将张辽筑起这座“点将台”。
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王安石出任舒州通判,来到潜山,面对天柱美景,他欣然赋诗:“亘天青郁郁,千峰互崷崒。牧马倚长崖,烟云争吐没。远疑嵩华低,近岂潜衡匹……”到舒州不久,王安石就与其弟王安国到天柱山石牛古洞一带坐石听泉,寻幽访古,并挥毫写就《山谷石壁》:“水无心而婉转,山有色以环围。欲徘徊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此后,王安石每于政暇来到石牛古洞,流连忘返。王安石入相后,郡守李师中在其坐石听泉处建一亭,名“传岩”,以表纪念,后传岩亭被称为“舒公亭”。
王安石任舒州通判三年,不仅勤于政事,还勤于学习,三年如一日,到舒王台秉烛苦读至深夜。故民间传说:王安石乘船上任时,一夜,一女子登舟造访,说:“妾有感于你的苦学精神,愿献祖传奇珠,可以为灯伴大人夜读。”说完飘然而去。王安石细看手中奇珠,果见其晶光四射,明亮有如皓月当空。抵舒州后,即修筑一座高台,置珠于台上,每夜伴读,不知疲劳。舒州市民以为是明月高照,谓之“舒台夜月”。明嘉靖年间,安庆郡守胡缵宗在书台遗址旁建起“皖山书院”,勉励诸生学习其治学精神。
皇祐六年,王安石调离舒州,赋诗表达了对天柱山惜别之情。此后,一直到去世,他都没有忘却天柱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