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冯氏:从政掌权推改革,政绩卓著受尊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冯氏:从政掌权推改革,政绩卓著受尊崇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冯氏是长乐信都(今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镇岳良村)人,出身于名望之家。

西晋末年,战乱频繁,北方的游牧民族乘虚而入,形成了所谓的“五胡乱华”的局面。冯氏的曾祖父在这种局势下崛起,冯家因军功而渐渐发达。接着,冯氏的祖父冯弘(冯文通)做了北燕的国君。只可惜没多久,随着北魏太武帝的进攻,冯弘被迫逃往高丽,客死异乡,而他的几个儿子则投降了。其中,冯氏的父亲冯朗被加封为西城郡公,领秦(今甘肃天水)、雍(今陕西西安)二州刺史。

冯朗在北燕时结交了高丽国王的远房亲戚慕容云,认识了乐浪(今朝鲜平壤)人王氏,并娶她为妻。而后,王氏给冯朗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冯熙,就是冯氏的同胞兄长。公元442年,冯氏出生。这时距离祖上建立的北燕灭亡已有六七年的时间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也已经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与南朝形成了对峙之势。

冯氏出生后不久,冯家突然遭遇了横祸,父亲冯朗被一桩大案牵连,被太武帝拓跋焘诛杀了。按照惯例,冯氏作为罪臣之女,加上年幼,就进宫成了一名婢女。幸运的是,冯氏在宫中得到了姑母冯昭仪的照应,不仅学会了识字、算账和宫廷礼仪,认识了拓跋濬,也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懂得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公元452年,太武帝拓跋焘被杀,长孙拓跋濬即位,是为北魏文成帝。这个时候,冯氏年仅10岁,却因为外貌过人、才华出众而被选为贵人。

过早地陪伴君王拓跋濬生活,让冯氏有条件熟悉和了解国家最高层的政治运作。拓跋濬在位期间,不拘民族成分,重用汉族大臣高允,使朝廷众人对汉人的看法明显改观,令北魏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发展状态。冯氏对于拓跋濬此举十分赞赏与佩服,二人的感情与日俱增。公元456年,年仅14岁的冯氏被封为皇后。

同年,拓跋濬立李贵人的儿子拓跋弘为太子。按照道武帝拓跋珪当年定下的规矩,如果后妃所生的儿子被立为储君,为了防止母以子贵、专擅朝政,生母是要被赐死的。所以,李贵人被赐死了,由冯皇后担当起养育拓跋弘的职责。冯氏对拓跋弘视如己出,为自己赢得了宫内宫外、朝廷上下一片赞誉之声。

几年之间,冯氏从卑贱的婢女一跃成为权倾天下的国母,身份称得上是天壤之别。但是,早谙世事的冯氏并没有什么骄矜之色,依然像过去一样勤劳地操持着宫中事务,并不时关注着国事。

公元465年,文成帝拓跋濬病死,年仅26岁。当时规定,皇帝死后要把他生前所用的器物全部烧掉。在焚烧器物时,冯氏痛哭不已,既为丈夫的离去,也为自己多舛的命运而哀痛,最后她竟然跳入火中,要追随文成帝而去。幸亏左右的宫人反应过来,急忙将她救了出来。这一跳,奠定了冯氏身为一国之母的绝对权威。

随后,太子拓跋弘即位,是为显祖献文帝,尊冯氏为皇太后。当时,拓跋弘年仅11岁,朝政大权就把持在车骑大将军乙浑手中。然而乙浑是一个贪权狂傲的人,他手掌大权,不把这一对孤儿寡母放在眼里,北魏的政治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冯氏表面不动声色,实际上则秘密布置,令拓跋丕、陇西王源贺和牛益等人率兵收捕乙浑,夷灭其三族。

平定乙浑之乱后,冯氏宣布自己临朝称制,掌控了朝政大权,逐渐展现出她果敢善断的政治才干。虽然冯氏此次临朝听政仅持续了十八个月的时间,却很快就稳定了北魏动荡的政局。

公元467年夏,献文帝拓跋弘的妃子李夫人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拓跋宏。冯氏喜得长孙,心情十分舒畅,当下决定不再听管政事,退居后宫抚养皇孙拓跋宏,由年已14岁、初为人父的拓跋弘亲政。

拓跋弘亲政后,想脱离冯氏的掌控,也想自己有一番作为,就贬谪了一些冯氏曾经看重与信任的人,并重用一些对冯氏不满的人。对于拓跋弘的行为,冯氏心中虽有不快,却忍耐了下来。一直到公元470年,在李弈一事上,冯氏爆发了。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去世的时候冯氏才24岁,年轻守寡的她不耐寂寞,再加上北魏在婚姻关系上还保留着许多原始的婚姻形态,于是冯氏就选择了一些美貌男子做伴。其中,有一个名叫李弈的官宦子弟,长得风流倜傥,还多才多艺、善解人意,深得冯氏的宠爱。公元470年秋天,李弈的兄长李敷的好友李䜣因罪被告发,主持审理此案的官员在拓跋弘的授意下,暗示李䜣在说供词时牵连到李敷兄弟两个。李䜣为了自保,就这样做了。拓跋弘借机下令将李敷兄弟打入了死牢,随后将他们杀害。

冯氏失去了一位自己很喜爱的情人,而且她也知道这是拓跋弘在向她示威,于是一怒之下,她利用自己的声威逼迫拓跋弘交出皇位,禅位给不满5岁的太子拓跋宏,即为孝文帝。

拓跋弘尽管成了太上皇,但是他并没有将权力全部交出去,还经常负责重要国事,甚至亲自率兵征战。这让冯氏觉得自己有必要再次出面执掌朝政,于是就在公元476年,她下令整个京师都戒严,然后太上皇拓跋弘在晋谒冯氏的时候,被埋伏好的伏兵抓着,软禁了起来。随后,冯太后将其鸩杀于平城永安殿中。

冯氏被尊为太皇太后,再度临朝听政,成为北魏的政治核心。为了还北魏一个清明、安定的政局,也为了让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更加巩固,她恩威兼施,先是杀掉了当初诬死李弈的贪官李䜣,树立了朝廷整顿吏治的良好形象;接着,她又培养、扶植了很多贤能之士做自己的亲信,其中既有拓跋氏的贵族,也有汉族名士,既有朝廷大臣,也不乏内廷宦官,形成了“中官用事”的局面。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忠心耿耿的政治集团,冯氏才能在临朝专政中取得成功,才能更好地施展手段,纵横捭阖,排除干扰,对北魏的政治、经济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一系列很有成效的改革。

当然,冯氏在进行全面改革的过程中,并没有放弃年幼的皇帝拓跋宏,而是尽可能地让小皇帝参与其中,让他了解民生疾苦、发表自己的见解。正是由于冯氏的悉心培养,孝文帝拓跋宏才能快速地成长起来,还继承了冯氏的改革事业,把“太和改制”推向了高潮。

公元490年,冯氏病死在平城皇宫的太和殿中,享年49岁,被孝文帝追谥为“文明太皇太后”。冯氏在临终之前,曾降下遗旨,要求一切从简,规定陵墓大小不可超过三十步。但是北魏孝文帝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片孝心,就违背了冯氏的遗命,在方山永固陵中为她修建了一座六十步大小的陵墓。尽管如此,这对于一位临朝称制的太皇太后来说,也够简约的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