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生平简介,但丁历史评价,但丁怎么死的?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但丁生平简介,但丁历史评价,但丁怎么死的?





但丁·阿里盖利(DanteAlighieri,1265—1321),欧洲中世纪封建主义向近代资本主义转变的历史时期的伟大人物,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人文主义思潮最早的一位代表。

1265年5月下旬,但丁诞生于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关于他的家庭情况,传留下来的资料不多。据但丁自己在《神曲》里透露,他是古罗马人的后裔,他的高祖卡恰圭达是个贵族,曾经随皇帝康拉德三世(1138—1152在位)参加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因为立了战功,受到骑士的封号,后来死在圣地。他的父亲据说当过法庭的文书,家道已经中落,实际上等同于一般市民。

但丁五、六岁的时候,母亲病故,大约十八岁的时候,父亲逝世。他少年时代的生活很困苦,便把全部精力倾注于学习。他得到当时著名学者布鲁奈托·拉丁尼在文学和修辞方面的精心指导,后来又勤奋自修,对于拉丁文、诗学、修辞学、古典文学、伦理学、哲学、神学、历史、天文、地理、音乐、绘画无不研究。他潜心攻读荷马、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的诗卷,在“智慧的海洋”里汲取了丰富的养料。他还在修道院里旁听过课程。除了《圣经》,他广泛阅读了中古哲学家波依修斯的《论哲学的安慰》、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特别是阿奎那的被称为中古时代经院哲学百科全书的《神学大全》,又认真研究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这样,但丁在中古文化的各个领域,都获得了精深的造诣,成为一个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人,这对他日后的社会政治活动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丁少年时代曾热烈地爱慕一个名叫贝娅特丽齐的女子。这种爱是理想中的爱,带有中古时期的神秘色彩。他写了一系列抒情诗来赞美贝娅特丽齐。1290年,贝娅特丽齐染病去世,但丁悲痛万分,便把这些抒情诗用散文加以连缀,这就是他的第一部诗集,取名《新生》(1292—1293)。书中抒发对她的纯洁的爱情,表达摆脱中世纪禁欲主义,渴求生活的情怀。

但丁的一生几乎是在社会各阶级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中度过的。在但丁生活的年代,他的故乡佛罗伦萨已是意大利最繁荣的手工业中心和文化中心,纺织、海运和金融业尤为发达,在欧洲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佛罗伦萨也是新兴的市民阶级同封建贵族激烈斗争的中心。这种斗争和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在威尔弗党同吉伯林党的斗争中得到了集中的表现。十三世纪,意大利在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北部名义上隶属神圣罗马帝国,但城邦林立,形成封建割据,纷争不已。神圣罗马皇帝住在遥远的地方,常常难以南下行使统治权。相反,教皇在意大利拥有强大的势力,他不但是大片领地的所有者,而且又掌握很大的政治权力,经常干预各城邦内部和城邦之间的争斗,以太上皇自居。威尔弗党主张依靠教皇统一意大利,实际代表市民阶级和城市小贵族。吉伯林党代表封建贵族,称皇帝党。这两党的斗争始于佛罗伦萨,后来蔓延到整个意大利。

但丁青年时代加入威尔弗党。1289年,他二十四岁,相继参加了同阿雷佐城的吉伯林党作战的康帕迪诺战役,和攻打吉伯林党盘踞的以萨之战。这是但丁参加政治斗争的开始。贝娅特丽齐逝世以后,他一度追求浪漫生活,迷失了正路,但不久便正视和克服了自己的过失,继续投身到政治活动中去。

1266年,威尔弗党战胜吉伯林党,掌握了佛罗伦萨的政权。1293年建立城市民主政权,由羊毛商、丝绸商、呢绒商、毛皮商、金融商、律师、医生与药剂师七大行会的代表组成执政机关,不许贵族担任公职。但丁参加了医生与药剂师行会,可能是由于他从事哲学研究,同医学有点关系。1300年,但丁作为这个行会的代表,参加佛罗伦萨最高行政会议,被任命为六名行政官之一,从事共和政权的建设。威尔弗党执政后又分裂成为代表贵族利益,支持教皇卜尼法斯的黑党和代表银行家和商人利益的白党,争斗激烈。但丁虽然站在白党一边,但为了维护佛罗伦萨共和政权,他以大局为重,一方面谴责黑白党之争,秉公处理闹事的两党领袖,把他们都驱逐出境,另一方面顶住教会的压力,挫败了教皇干涉内政的阴谋,因此得罪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302年,但丁出使罗马期间,黑党在教皇和法国瓦洛瓦家族查理亲王支持下,夺取了佛罗伦萨政权,对白党大肆迫害,以贪污、反对教皇和查理的罪名,革除但丁的公职,判以巨额罚金,并流放两年。但丁拒不认罪,也没有交纳罚金,于是又被判处终身流放,一旦回到佛罗伦萨,将被用火刑处死。

在近二十年的流亡生活中,但丁周游了许多城市,到处访友,讲学,也曾在一些城邦君主宫廷中客居。他广泛接触到意大利动乱的现实和平民阶层困苦的生活,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意大利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的认识。他更加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更加热爱故乡佛罗伦萨。他深深懂得,“别人家的面包是多么含着苦味,别人家的楼梯是多么升降艰难”。然而,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向反动势力屈服。他断然拒绝以宣誓忏悔为条件,来取得赦免,重返家园。因此,1315年,佛罗伦萨统治者又对他进行缺席审判,判处死刑。

流放初期,但丁写了三部著作。《飨宴》(1304—1307),是意大利第一部用俗语写成的学术性论著,它打破了中世纪学术著述必须使用拉丁文的规矩。但丁借注释自己的诗歌,向群众介绍古今科学文化知识,提供精神食粮,故名《飨宴》。原计划写十五篇论文,但只完成四篇。书中虽然宣传了经院哲学,认为信仰高于理性,但赞颂了人的伟大,批判了封建等级观念,强调人的高贵在于个人的美德,不在于门第,“不是家族使个人高贵,而是个人使家族高贵。”

和《飨宴》几乎同时写作的《论俗语》(1304—1305),是最早一部关于语言学、诗律的著作,用拉丁文写成。但丁对意大利语言的历史发展作了精辟的论述,着重批判中世纪推崇拉丁文的偏见,阐发俗语的优越性,提出把俗语作为意大利文学、科学的语言,并强调了作家在形成民族语言中的作用。这部著作为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31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七世(1308—1311在位)到意大利加冕,表示要消弭战乱,伸张正义,实现和平。但丁受到鼓舞,特地写了致意大利诸侯和人民书,并向亨利七世上书,把祖国和平与统一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就在这个时期,但丁撰写了一部政治性论著《帝制论》(1310—1312)。书中指出人类社会的目的是使人能够充分发挥潜在的全部才能,但这只有在帝国的统治下才能实现;认定尘世生活有其自身的价值,不受教会宣扬的来世永生的支配。这部著作的重大意义在于,但丁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政治和宗教平等,政教分离,反对教皇干涉政治的观点,向神权说提出了英勇的挑战。

经过长期酝酿和精心构思,大约在1307年前后,但丁开始创作伟大的史诗《神曲》。《神曲》全诗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共一百歌,计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行。《地狱》、《炼狱》大约完成于1313年,《天堂》在他逝世前不久脱稿,历时十余年。《神曲》采用中古时期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但丁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象征理性)和贝娅特丽齐(象征信仰)分别引导下,幻游了地狱、炼狱和天堂。诗中充满了寓意,有些象征手法隐晦费解。然而,但丁写作这部长诗的动机和贯串其中的主题思想是异常明确的。他立志要写一部具有巨大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来反映苦难的现实,启迪人心,表现人类如何由迷误经过苦难的磨炼,达到真和善,“使生活在这一世界的人们摆脱悲惨的命运,把他们引到幸福的境地。”就是说,要为处在除旧布新的时代的意大利寻求政治上、道德上复兴的道路。

《神曲》的伟大历史价值在于,它通过对但丁幻游地狱、炼狱和天堂过程中遇到的上百个各种类型人物的描写,以广阔的画面,反映出意大利从封建关系向资本主义关系过渡时期的现实生活和各个领域发生的社会、政治变革,透露了新时代的新思想——人文主义的曙光。这部长诗对中古政治、哲学、科学、神学、诗歌、绘画、文化,作了艺术性的阐述和总结。因此,《神曲》不仅由于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达到了时代的先进水平,是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而且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状况,传授知识的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

晚年,但丁受康格拉达·德拉·斯卡拉大公和圭多·诺维罗·波伦塔伯爵的邀请,先后在维隆纳、腊万纳客居。1321年9月13日—14日,但丁因病在腊万纳逝世,时年五十六岁。

但丁是“有强烈倾向的诗人”。他的新思想表现在很多方面。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揭发和批判,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极其悲愤的心情,尖锐地抨击封建统治者的残暴专横,对当时意大利四分五裂,同室操戈,民不聊生的混乱现实深恶痛绝。他把意大利比作“荒芜的帝国花园”,“苦难的住所”,“境内没有一块干净的和平土地”,它已“不再是各省的女王”,而沦为“一座妓院”!他对“意大利所有的城市都充满了暴君”,意大利人“无时无刻不处于战争状态”,即使同一城墙里的人也都自相残杀的状况表示愤慨,予以强烈的谴责。此外,他还抨击了法国卡佩王朝的后裔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国王查理等人的恶德败行。

在中世纪,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同时垄断着封建社会的全部文化。因此,在批判封建社会的现实时,必然要把矛头首先指向教会。事实上,对反动宗教神学的严正批判,对教会僧侣阶级腐败的无情揭露,构成了但丁的全部作品,尤其是《神曲》的主旋律。但丁痛斥上自教皇、主教,下自普通教士“日夜在那里用基督的名义做着买卖”,从事买卖圣职、敲诈勒索、图谋私利的无耻勾当,他们“把金钱当作上帝”,“使世界陷入悲惨的境地,把好人踩在脚下,把坏人捧在头上”。但丁义愤填膺地指出,这班满口仁义道德,其实早已背弃《圣经》教义的僧侣,已经把罗马教廷变为“污血的沟,垃圾的堆”,他们不啻是一群“披着牧羊人衣服的贪婪的豺狼”。他还根据参加佛罗伦萨政治斗争的切身体验,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在《神曲》中把干涉佛罗伦萨内政,破坏意大利统一,当时尚在人世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打入地狱,接受酷刑。

同时,但丁在自己的作品中还系统地阐述了关于政教分离的思想。他形象地把教会和国家比喻为两个太阳,分别照耀着精神世界和尘世生活;而今天,“罗马教会由于集两种权力于一身而跌入泥潭,玷污了自身和担负的职权。”他又把国家比喻为骏马,皇帝是骑手,教皇是门外汉,要求尽快恢复由骑手来指挥马匹的正常局面。作为人文主义的先驱,但丁在他的作品中表述的这些观点,反映了新兴市民阶级摆脱中世纪教会束缚和宗教神学桎梏的愿望,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但丁以澎湃的热情,歌颂现世生活的意义,鼓励世人积极投身现实的斗争。他强调人赋有自由意志,这是上帝“最伟大的杰作”,上帝给予人类“最伟大的赠品”;他认为人在现实中应该坚定不移地遵循理性:“你随我(指象征理性的维吉尔)来,让人们去议论吧!要象竖塔一般,任凭狂风呼啸,塔顶都永远岿然不动”;但丁还认为人应该以历史上具有伟大理想和坚强意志的英雄豪杰为榜样,振奋精神,“避开懒惰”,“战胜一切艰难”,去创造自己的命运。他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世俗爱情。这种以人为本,重视现世生活价值的思想,显然是同中世纪一切归于神的观念,同教会宣扬的来世主义、禁欲主义,都是针锋相对的。

对于中世纪的蒙昧主义,对于教会排斥和否定古典文化的荒谬态度,但丁同样给予有力的批判。他赞美人的才能和智慧,呼吁发展文化,热情洋溢地歌颂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奥德修在求知欲的推动下,离开家庭,抛弃个人幸福,历尽千辛万险,扬帆于天涯海角的事迹,并通过奥德修指出:人“不能象走兽一般活着,应当追求美德和知识。”

上述种种思想,构成了但丁作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特征,标志着以人文主义思潮为指导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开端。

但丁不仅批判教会,还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新兴市民阶级。他在《神曲》中对这个阶级的贪婪私利,追逐金钱,高利贷者的重利盘剥,对正在形成的资本主义关系的罪恶,予以严厉的谴责。他指出,资产阶级暴发户充满了“骄狂傲慢和放荡无度之风”,“骄傲、嫉妒和贪婪是三颗星火,使人心燃烧起来”。

但丁是新旧交替时期的伟大思想家、诗人,基督教神学观念、中世纪思想的偏见和世界观上的种种矛盾,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表现。他歌颂现世生活,但又把它看作是来世生活的准备。他揭发教会和僧侣阶级的败行劣迹,但又并不整个地反对宗教和教会,甚至还把神学置于哲学之上,信仰置于理性之上,说谁“希望用我们微弱的理性,识破无穷的玄妙,真是非愚即狂。”他批判禁欲主义,但又把青年恋人作为贪色的罪人放在地狱里接受惩戒,把苦行禁欲派始祖圣芳济置于天堂。但丁对封建皇帝也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只有皇帝才是能够在暴风雨中拨正意大利这只船的航向的“舵手”,保障祖国统一、独立与自由的实现。因此,但丁又给亨利七世预先在天堂里准备了一个荣耀的位置。但丁批判封建统治下混乱的现实,但作为对比,又把封建宗法时期的佛罗伦萨美化为田园诗般恬静、纯朴的社会。这一切,也正是但丁思想上消极的一面,是他作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的世界观的鲜明反映。

本文由谋略学网整理发布,若转载本篇文章,请保留本文出处与链接。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mouluexue.com/renwuzhi/2020051682.html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