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宗李漼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懿宗李漼 

唐懿宗,原名温,后更名漼,是宣宗长子。宣宗有11个儿子,但他最喜欢第三子夔王滋,准备要滋继位。由于害怕臣下谏驳,所以立太子一事就一直拖了下去。大中十三年 (859),宣宗病重,密嘱枢密使王归长等三人,拟立夔王滋为太子,宦官右军中尉王宗实与王归长等素不同心,王归长便把他调为淮南监军。但王宗实并未赴职,待宣宗死后,矫诏迎立郓王温即位,改名漼,是为懿宗。是年18岁。不久,王归长等三人即被杀。懿宗在位时间为859——873年。

懿宗即位时,唐朝政治已经衰败,阶级矛盾已相当尖锐。翰林学士刘允章在《直谏书》 中指出,当时国有九破,民有八苦。九破是指终年聚兵、蛮夷炽兴、权豪奢僭、大将不朝、广造佛寺、赂贿公行、长吏残暴、赋役不等、食禄人多而输税人少; 八苦是官吏苛刻、债征夺、赋税繁多、所由乞敛、替逃人差科、冤屈不得申理、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等。国有九破,说明唐王朝已不能照旧统治下去,民有八苦,说明人民已无法继续生活下去,只有起来反抗了。

大中十三年(859)十二月,在浙东爆发了裘甫领导的农民起来,揭开了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浙东是唐政府财富所生的主要地区之一,农民受着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浙东又是唐政府防御空虚的地区,人不习战,甲兵朽钝。裘甫乘势揭竿,很快攻下了象山县。观察使郑祗德派兵前去镇压,被起义军打得大败,非死即逃。裘甫遂进陷郯县 (今浙江嵊县),开府库,募壮士,聚众数千人,浙东震动。郑祗德再派讨击副使刘勍、副将范居植率兵迎击,至桐柏观前,一场大战,范居植被杀,刘勍狼狈逃回。郑祗德又派人进击,将帅500人全军覆没。裘甫连战皆捷,声势大震,各地人民,陆续奔集,队伍发展到3万,分为32队,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改元罗平,铸印天平,建立了农民政权。裘甫以刘暀为谋主,刘庆、刘从简为偏帅,造兵械,储资粮,接连攻下上虞、余姚、奉化、宁海等县。郑祗德累表告急,且向邻道求援。

懿宗接受了宰相夏侯孜的建议,特任前安南都护王式为浙东观察使,郑祗德被召为太子宾客。王式拜命而行,忠武、义成和淮南诸军尽归他指挥。

王式老奸臣猾,到达浙东后,分两路包围起义军,他征集留居在浙东的吐蕃、回纥人充当骑兵,又把浙东地主武装“土团子弟”数千人配备到各路军中作向导,壮大了唐军的势力。裘甫领导起义军与唐军作战数次,均失利。在郯县城,起义军与唐军展开血战,三天内打了83仗,城中妇女也编成女军,以瓦砾打击唐军。但终因兵力不足,郯县失守,袭甫、刘暀、刘庆等被俘就义。刘从简带领500人从郯县突围转战大兰山 (今奉化县西北),据险自守。不久,刘从简牺牲。这次起义前后历时8个月。

懿宗即位时,唐与南诏的关系也极为紧张,以致于双方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原来在宣宗死后,唐派使者讣告南诏,正巧南诏王丰祐也刚死去。嗣君酋龙,借口唐不吊丰祐之丧,与唐决裂。酋龙自称皇帝,发兵进陷播州 (今贵州遵义市)。当时唐的主要军事力量集中在镇压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上,无暇顾及南诏的侵扰。农民起义被镇压后,唐进攻的军事目标便转向了南诏。当时,安南都护李鄠已收复了播州,并准备向南诏进兵。李鄠曾杀死安南的首领杜守澄,安南人痛恨他,暗地里引南诏兵,攻陷了交趾。李鄠卒不及防,只好逃奔武州,向唐廷告急。懿宗任盐州防御使王宽为安南经略使,又因为安南杜氏力量强大,便采取安抚政策,特赠杜守澄父为金吾将军,并为杜守澄申冤。但这并不能平熄南方的战火。

咸通二年 (861),南诏继续向唐进攻。安南经略使王宽,屡上紧急奏章,要求朝廷发援兵抵御南诏。懿宗特授前湖南观察使蔡袭,代任安南经略,并调发许、滑、徐、汴等道兵马供他指挥。岭南西道节度使蔡京,性情贪诈,害怕蔡袭立功,便上书说,在安南多留戍兵,徒劳无益,不如遣归本道。懿宗只顾眼前,不思后患,竟听信了蔡京的话。安南自遣还戍兵后,防御空虚,南诏乘机侵扰。蔡袭上表告急,懿宗急忙发兵支援,怎奈远水救不了近火,南诏已包围了交趾,蔡袭只能据城固守,无力出战,形势十分危急。咸通四年(863)正月,城中兵粮皆尽,交趾竟被南诏攻陷。蔡袭巷战半日,左右已无一兵,最后杀开一条血路,奔至海滨,南诏兵穷追不舍,蔡袭不愿被俘受辱,便跳海自杀。

南诏又进攻邕州 (今广西南宁市),懿宗乃调义武节度使康承训,出镇岭南西道,发荆、襄、洪、鄂四道兵供他调遣。康承训到了邕州后,自恃兵众,不作防备,被南诏兵打得大败。由此被朝廷罢职。接着,高骈出任安南都护。高骈是当时有名的将领,赴任后屡败南诏。但监军李维周与高骈不和,隐匿高骈的军功不报,并诬其胆小怕敌、不敢进军。懿宗竟相信了李维周的话,下令另易统帅,马上赴任。此时,高骈已包围了交趾,城破在旦夕。高骈派人向朝廷报告战况,懿宗了解真情后,又下令高骈仍镇守安南,将派去的统帅和监军李维固一并召回。高骈率军奋战,终于攻下了交趾。懿宗下令在安南设静海军,高骈为节度使。又下令,安南、邕州及西川诸军,不必再向南诏进攻。边境稍宁,懿宗便认为天下太平了,于是其心思便大都用在吃喝玩乐上了。

懿宗酷好音乐宴游,供奉乐工,常常近500人,每月必大宴10余次,山珍海味,无不收集。不时出游长安附近名胜、离宫,每出游一次,扈从人员多至10余万人,耗费钱财不可胜计。有一个叫李可及的乐工,善于作新曲,深得懿宗宠爱,懿宗竟把他擢为左威卫将军。大臣刘蜕一再进谏,反被黜为华阴令。懿宗就是这样一个荒淫之主。一般官僚也竟相效仿,于是贪污成风,专以害民为事。当时有个叫路岩的宰相以及他的下属,生活奢靡,招权纳贿,至德令陈蟠叟上书说,请破路岩亲吏边咸一家,可赡军2年。懿宗不仅没有惩办边咸,反而把陈蟠叟流放到边远地区。有些节度使出自禁军,他们以成倍的利息向长安富室贷款,贿赂宦官,取得节度使的职位。到镇之后,便疯狂搜刮百姓,除偿还贷款外,还积蓄了大量财富。定边节度使节师望,搜刮财富以百万计,士卒非常痛恨他,恨不得生吃了他。后来,懿宗以窦谤代替李师望,而窦谤的贪残又甚于李师望。陕州大旱,人民向官府告灾,观察使崔荛指着庭院中的树说:“树上还有叶,哪来的旱灾呢?”竟把告灾的人痛打了一顿。河南许州长葛县令严郜,罢任之后,在当地兼并良田万顷,大置庄园。小小县令且如此,大官僚更不用说。那时的地主官僚庄园遍布全国各地,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有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说法。这样的腐败政治,人民除了起来反抗外,已无路可走了。桂林戍兵的起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咸通四年(863),南诏攻下安南,唐在徐泗地区募兵2000人赴援,分800人别戍桂林,约定3年轮换。到咸通九年 (868),徐泗兵在那里已戍守6年,他们屡求代换,但徐泗观察使崔彦曾却不肯答允。戍兵们无比愤怒,许佶、赵可立、姚周等9人杀死都将王仲甫,推粮料判官庞勋为首领,打开监军院,取兵甲结队北归。这些戍兵,大部分是徐州一带的农民,为首的许佶、赵可立、姚周等人原是徐州农民暴动的骨干力量,具备与唐政府斗争的经验。他们自桂林出发,经湖南,沿长江东下,过浙西,入淮南,达泗州 (今江苏盱眙北),一路上,人数增加到1000多人。在徐州城南,他们击败了崔彦曾的截击,南下攻克宿州 (今安徽宿县)。庞勋自称兵马留后,许多农民参加了起义军。

起义军在运河上歼灭唐军3000多人,一举攻下了徐州城,杀死了徐泗观察使崔彦曾等残暴官员。淮、浙和山东、河南南部一带的暴动农民纷纷前来参加起义军,起义军发展到20多万人,很快占领了淮南、淮北的广大地区,攻下了都梁城 (今江苏盱眙县北)和淮口,切断了从江淮通往长安的漕运线。

这时,懿宗慌了手脚,急忙派右金吾大将军康承训任义成军节度使和徐州行营都招讨使,王晏权为徐州北面行营招讨使,戴可师为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发诸道兵,合沙陀、吐谷浑、契苾贵族统治者的兵力,共10万人前来镇压。起义军奋勇迎战,杀死戴可师,连败王晏权,取得很大的胜利。在这种情况下,庞勋骄傲起来,自以为无敌于天下,放松了对敌人的防备。而唐政府继续调兵遣将,包围起义军。咸通十年(869),睢水、柳子战役,起义军连战失利。原来投降起义军的下邳土豪郑镒、宿州守将张玄稔等又背叛起义军,张玄稔引唐军攻陷徐州城,许佶等战死。不久,庞勋在蕲县(今安徽宿县南)被唐军包围,起义军虽英勇作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庞勋与起义将士一万多人壮烈牺牲。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的余部仍在继续战斗,成了唐末农民大起义的火种。《新唐书》说: “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起义的作用由此可见。

懿宗仍没有从这次农民起义中接受教训,奢侈无度的恶习仍没有改变,并且愈演愈烈。他在位10年,也没立皇后,独宠幸郭淑妃,郭氏生一女,独得懿宗钟爱,封为同昌公主。同昌公主结婚时,懿宗尽出宫中珍玩,作为奁资,连窗门都用杂宝装饰,一切器皿,非金即银,甚至井栏药臼,也由金银制成,耗费约500万缗,所行婚仪,备极奢华,唐以前的公主没有一个能与之相比。婚后一年多,同昌公主生病而死,懿宗自制挽歌,饬群臣毕和,令宰相以下,都去吊祭。又诬陷给公主治病的医官用药有误,20多个医官被懿宗下令处死,医官的家属300多人也被投置狱中。一些大臣劝谏懿宗不要滥杀无辜,懿宗就将他们贬为地方官。同昌公主的葬礼,也极其奢华。护丧仪仗,达数十里,乐工李可及作叹百年曲,率数百人为地衣舞,用杂宝为首饰,絁800匹,舞罢珠玑散地,任民拾取。冶金为俑,怪宝千计,随葬品达120车。

懿宗又是一个佞佛着名的皇帝,在宫中设讲席,自唱经,又数幸佛寺,施与无度。咸通十四年 (473)正月,懿宗派人到凤翔法门寺奉迎“佛骨”,大臣力谏,懿宗就是不听,竟说:“朕得见佛骨,死亦何恨?”从京城到法门寺三百里间,车马日夜不绝。”“佛骨”到了京城,禁卫军充当仪仗,拥护的队伍长达数十里,搞得长安举城若狂。懿宗将 “佛骨”置入宫中供养,膜拜甚虔,宰相以下,竟施金帛,皇宫简直成了一座寺院。这件事过了两个月,懿宗就生了大病,当年死去。死后葬简陵。谥曰睿文昭圣恭惠孝皇帝,庙号懿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