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文化·东北大地的古代文明·高句丽民族的文化遗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东北文化·东北大地的古代文明·高句丽民族的文化遗迹

高句丽是东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鸭绿江中下游和浑江流域。其势力全盛时期,统治范围包括朝鲜半岛北半部,辽宁省辽河以东地区和今吉林省东部和南部。高句丽王朝历时七百零五年,传二十八世,社会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留下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存。

(1) 气势磅礴的高句丽山城

高句丽民族生活在大山河谷之中,由于战争的需要,高句丽在王都和水陆通道上重重设防,构筑了一系列的控扼险要的哨卡、关隘和城堡作为防御工事。高句丽的城堡以山城居多,城堡建筑一般是因山设险,借助悬崖峭壁作自然城墙,再补以人工城墙,城内设瞭望台和蓄水池。城堡仅用于军事目的,战争期间军队、老百姓都集中到山城中进行防守。高句丽城堡在筑城方式与格局上明显受到中原汉族的影响,在用材上又有自己独创之处。早期城堡多以巨大的石材垒筑,这种城堡在东北的东南部山区发现有几十座之多。晚期城堡多以土石混筑而成。高句丽民族对我国筑城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高句丽城堡具有高、大、坚、险的特点,所采用的先进的筑城术不但为同时代的东北地区所没有,就是在中原地区也十分少见。又因其依山势起伏而筑,更显得气势雄浑磅礴,堪称为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

五女山山城在今辽宁省桓仁县东北七公里的五女山上,是高句丽早期一个十分重要的城堡。据朝鲜史籍记载,高句丽的始祖朱蒙于西汉元帝建昭二年(前37)到了卒本川(《魏书》作纥升骨城),看到山河险固,土地肥美,就在这里建都立国,国号高句丽。据史学家考证,五女山城就是高句丽第一代王朱蒙创立国家所建的首座山城纥升骨城。五女山城建造在五女山山顶及其东部的山坡上。这座山山势险峻,是古代的水陆要冲之地。山城依山构筑而成,略呈长方形。东、南、北三面用石块砌成城墙,最大的石块长达两米左右。西面以陡崖做屏障。其南北长约一千米,东西宽约三百米。石墙外高内低,内壁一般高一至二米,外壁一般高六米左右。基宽五米,顶宽一点五至二米。石墙的修筑非常坚固。外壁墙基多采用厚重的大石条铺筑一至三层,其上再压缝叠筑加工规整的楔形石,内壁采用大小相近的楔形石或菱形石叠筑。其砌筑方法是,依据山势,先平砌一或二层外壁,内填碎石,与坡势取平之后,再平砌一二层内外壁,层层内收,外壁较为明显。一般斜度可达十五度左右。山城有三座城门,分别设在山腰的东墙南墙和山巅西部崖壁豁口处。城内山顶东南最高处还发现一处被称为“点将台”的遗址和一处人工砌筑的长方形蓄水池。出土的文物有石器、陶器、铁器、铜器、玉器和金银器,大多为高句丽的早期遗物。

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二十二年(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迁都国内城,国内城遗址在今吉林省集安县。这是一座平原石城,略呈长方形,规模很大。东墙554.7米,西墙664.6米,南墙751.5米,北墙715.2米,城周边总长2686米。残墙存高二至四米,宽七至十米。城墙皆为石筑,构筑方法是以加工规整的方形和长方形石材逐层错缝平砌,石材成大头小尾,一般长五十厘米,厚二十厘米,大头宽约三十六厘米,小头宽约二十四厘米。垒筑时石材小头向里,大头向外,由下而上每层内收十至十五厘米,墙面呈阶梯状。城垣有马面与角楼,城门有瓮城,城外有护城河。城内有类似宫殿或政府的建筑遗址。整个工程浩大,城墙坚固,外观十分宏伟壮观。

丸都城位于集安县城西北二点五公里的丸都山上,是高句丽时期典型的早期山城之一。建于琉璃明王二十二年(公元3年),初名尉那岩城。公元198年山上王时重筑,易名为丸都城。山城三面沿山脊筑石墙,周长6951米,现存高五米,并设有女墙。有五个城门,城内有瞭望台、蓄水池和一处大型宫殿建筑遗址。丸都城原是作为国内城的守备城修建的,平时驻军,屯积粮草,战时国内城难以固守,王公贵族则进入丸都山城避难。高句丽时期,曾两次以丸都山城为王都。丸都山城几经战火破坏。曹魏时期母丘俭两次攻破丸都城,前燕慕容皝讨伐高句丽,攻入丸都城,焚烧宫殿毁丸都城而归。山城从此便衰落下来。后来由于高句丽势力逐渐向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丸都山城失去守备城的价值,逐渐废弃,终成为历史陈迹。

高句丽中晚期的山城主要分布在辽宁省东部、吉林省东、南部和朝鲜半岛北部。较大山城多分布在高句丽的西、南边境地带,这些山城多在隋唐征高丽的战争中经历过大战。如海城英城子山城即高丽的安市城,沈阳陈相屯山城为高丽的盖牟城,铁岭摧阵堡山城,也是高丽在辽河沿岸的军事重镇,南北长十余里,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山城。其中最著名的为抚顺的高尔山山城。高尔山山城位于今抚顺市浑河北岸,即高丽的新城,是高丽时期的西陲重镇和军事战略要地。高尔山山城布局较为复杂,以东城为中心辅以卫城和哨所。山城的主体是东城,山城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周长约四千米,有东、南、北三门,西墙有一个小便门与西卫城相联。高丽时期遗存主要分布在东城内,出土的文物数量最多的是铁制的武器,还有一些建筑构件和高丽人特有的双耳陶器。显然这里是当时人们主要战斗和生活的场所。城外有西、南两处卫城,卫城是为了加强主城防御能力的辅助设施。此外还有承担瞭望和报警任务的南、北两处哨所。高尔山城是用土垒筑而非石材砌筑,从中也可反映出高丽晚期日渐衰败的大势。

高尔山城地理位置正处于由平原地区进入辽东山区的门户,隋唐两朝为征服高丽,都在此城进行过大战。唐朝就曾五次攻打新城,第五次为唐高宗乾封二年(667),唐将李率大军渡辽水,据山筑栅,从二月打到九月,最后“城人师夫仇缚城主开门降”,唐军取得了影响到整个战局的关键一仗的胜利。

(2) 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高句丽石室墓

高句丽民族有厚葬的习俗。史称高句丽“男女已嫁娶,便稍作送终之衣。厚葬,金银财币尽送于死。积石为封,列种松柏”。大量高句丽古代墓葬是其民族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鸭绿江中游右岸的集安县,是高句丽前期都城所在地,境内发现的高句丽墓群共有三十余处,总数在万座以上,主要集中在群山环绕的洞沟平原上。洞沟墓群是高句丽的重要墓地,墓的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内涵之丰富在中外闻名。

高句丽墓葬的特点是“积石为封”。但在其立国的七百多年时间里,其墓葬形制也有不少发展和变化。高句丽墓葬主要分为石墓和土墓两大类。两种墓一般多是相互错落地混在同一墓地内。高句丽墓葬的另一个特点是多数墓群成行排列。在保存较好的墓区内,尚能看出埋葬的先后序列。墓葬地点的规律是由高处开始逐渐向平川地带发展。石墓靠近山麓,年代较早,土墓多葬在河谷平川地带,年代相对较晚。

经过研究者进一步分析,又将石墓分为积石墓、方坛积石墓、方坛阶梯石室墓、封石洞室墓。土墓分为方坛封土石室墓、方坛阶梯封土石室墓、土石混封石室墓、封土石室墓。积石墓是高句丽早期墓葬形制,方坛阶梯积石墓和方坛阶梯石室墓二者形制相仿,多为大型陵寝,规模宏伟,艺术性也最高。时代约在4至5世纪,正是高句丽国势最盛的时期。大约在4世纪左右,石墓逐渐为土墓所替代,封土石室墓成为高句丽中晚期墓葬形制的主要墓型。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洞沟墓群的方坛阶梯积石墓与方坛阶梯石室墓。

方坛阶梯积石墓规模高大,在洞沟墓群中共有四百座。其修筑方法,先用加工精细的石条砌筑阶坛,坛内填以砾石,至与阶坛成为一平面后,再于此级平面上筑小于第一级的第二层阶坛。依此类推,筑二至七级不等,逐级收缩成台阶状。墓室由略经加工的石块或石条砌于墓最上一层阶坛内。这类墓多采用多级阶坛式,大约流行于4世纪,在墓群中的分布表明墓主身份较高。方坛阶梯石室墓外观呈截尖方锥形,修筑方法是逐级以加工平整的大石条叠砌阶坛,层间渐内收并凿有防止上层石条外移的凸缘,内以河卵石填充。为克服砾石重量形成的外张力,阶坛石周边多加倚护的巨石,每边少则三块,多则五块。在顶部中央筑墓室,墓室修砌尤工,均由平整的石条(块)垒砌,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墓室内置有棺床。个别的还建有耳室。这类墓出现的年代约在4世纪中期,沿用时间不长,在洞沟墓群中规模最为宏大,边长多在二十米以上,最大的达八十米。应是高句丽的王陵和显贵重臣之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墓葬首推将军坟和太王陵。

将军坟位于集安市区东北4.5公里的龙山脚下,是典型的方坛阶梯石室墓建筑。墓高12.4米,边长35.6米,底部用大石条铺垫基坛,使与地表相平,其上有七级阶坛,多用精琢的大型花岗岩石条砌筑边缘,内以河卵石充填。第一级为四层石条堆砌,其中最大石条长5.7米,宽1.12米,厚1.10米。以上六层每层由三层石条堆砌。在第三级上起筑墓室,墓道口设在第五级的中央。墓室呈正方形,边长五米,高5.6米,其上加盖一块面积六十余平方米、重约五十吨的巨大石板。墓室内有两座东西排列的棺床。墓室顶石外边四周砌筑的石条上有圆形柱洞二十多个,并有瓦当、板瓦残片,说明上面还有享堂一类的建筑。将军坟所用石材硕大,整个陵墓共用石条一千一百余块,石材近六千立方米。陵墓四面各置三块倚护的巨石,除北面缺失一块外,尚存十一块,其中最小一块重十五吨。将军坟构筑严谨,工艺精良,气势宏大,堪称为高句丽时代石造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又因其呈阶梯式金字塔形而有“东方金字塔”的美誉。将军坟原有五座陪坟,墓主当是高句丽时代的帝王,时代约在5世纪初期。

太王陵位于集安市区东四公里禹山南麓岗地上。墓上因出土过“愿太王陵安如山固如岳”的铭文砖,故知是高句丽十九代广开土境好太王谈德的陵墓。太王陵形制结构与筑法与将军坟相似,外观呈截尖方锥式阶坛形,但规模更大。边长66米,残高14.8米。各边均有五块倚护的巨石,尚存十三块。太王陵因北边基础下沉,又多经破坏,只见大石条遍布墓上,已难窥其全貌,但尚可辨明至少有七级阶坛。它是高句丽坟墓中营造工程最大的一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