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建筑·开封善义堂清真寺
善义堂清真寺位于开封市鹁鸽市街路西,系清代甘肃行商客人所建,故又名甘肃寺。该寺创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至光绪十三年(1887)落成,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善义堂清真寺初为一所具有教育职能、兼可议事礼拜的“善义堂”,而非完全意义上的清真寺。据资料记载,寺院建成时有大殿十楹,拜殿七楹,两厢讲堂十楹,西厢学房六楹,门房二楹,经学堂十五楹,群房二十九楹,后殿二楹,耳房四楹,三门五楹,大门二楹,浴堂十楹,门面房十九楹,后门一楹,共计房一百二十二楹,规模庞大。1901年慈禧由西安返京路过开封时亲书“善义堂清真寺”匾以赐之,从此它成为以举办宗教活动为主的场所。教民又于寺南侧建清真女寺一所。善义堂清真寺当时占地十余亩,有房一百余间,极为宏阔,现寺院坐西朝东,存有一进院落,有大门、廊房、南北讲堂及礼拜大殿等建筑,皆为一层。此外还有清代石碑三通。
大门为卷棚式门楼,灰筒瓦屋面。墀头砖雕精美,柱间木雕垂柱、雀替均工艺高超,形象生动。
廊房明间东连大门,为四檩卷棚式,灰筒瓦屋面,进深一间,面阔三间,其南北两端又与南北讲堂前廊相连。廊房明间西侧设有四扇屏门,雕有阿拉伯文字及博古花卉图案,门上部悬有“清真寺”匾额。
南北讲堂皆为面阔五间的五架前廊硬山式建筑,干槎瓦屋面,银锭花瓦脊。檐下花板、雀替、垂柱等雕有图案。其前廊与廊房及礼拜大殿相互贯通,形成环绕天井院的通道,使人在院内可避风雨。两讲堂西端都有圆拱券门通向礼拜大殿,南、北讲堂券门之上各有“以来”“亘古”砖雕匾额。
礼拜大殿为善义堂清真寺的主体建筑,体量庞大,由前(东)、中、后(西)三座硬山卷棚式建筑和后窑勾连搭而成。建筑屋面为灰筒瓦,各单体建筑之间以天沟连接,从而构成了一处面积宏阔、宽敞高大的礼拜场所。整个建筑东高西低,平面呈现“凸”字形。前卷棚面阔七间,为明三暗四形式,稍间和尽间隐入南北讲堂山墙之后。两侧尽间西端还各有一圆拱券门,通往后(西)院。前卷棚构架为七架前后带双步梁式,两山及屋面却是卷棚圆山式,建筑形式极为独特。中卷棚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构架为七架式,高度较前卷棚略低,山面和屋面亦为卷棚圆山式。后卷棚为七架后双步梁式构架,高度与中卷棚基本相同,两山亦各开有侧门。其山面和屋面形式同其他卷棚。后卷棚明间西端尚有一间后窑,内供奉阿拉伯文经典。
整个院内建筑布局紧凑,装饰精巧,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建筑融合的重要实例。
总平面图(文宣提供)
全景(张武军提供)
大门(张武军提供)
廊房墀头上部盘头(张武军提供)
礼拜大殿前卷棚构架(张武军提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