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耆》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善耆(1866—1922),字艾堂,号偶遂亭主人,是清王朝最后一位肃王。肃亲王是清朝八大“世袭罔替”的亲王 (即世代父死子袭的“铁帽子王”)之一,善耆是太宗皇太极第一子和硕肃亲王豪格的八世孙。生于同治五年 (1866),于辛亥革命后11年卒于旅顺,年57。当时仍保有皇帝尊号的溥仪谥其为忠肃武亲王,谥曰恳。其同族首倡为其立传,刻于旅顺侨邸之纪念碑上,罗振玉撰文。

善耆于光绪二十四年袭爵,两年后即值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之变。他历任宗人府右宗正,镶红旗汉军都统、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崇文门税务监督、军咨大臣等要职。光绪三十二年 (1906) 任民政部尚书,宣统三年 (1911) 为庆亲王内阁民政大臣,因反袁而出都。善耆是亲贵中赫赫有名的人物。善于处世,在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两派之间周旋自如。他与李鸿章同样提倡“洋务”。北京东安市场的建立,就是经善耆奏准,将吴三桂在王府井的赐邸遗址改建的。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挟光绪西逃。行抵大同时,慈禧令庆亲王奕劻和肃亲王善耆回京,会同李鸿章办理一切事项。

善耆与东蒙古的封建王公关系密切。光绪三十二年(1906),他曾 “奉使东蒙古”,去过赤峰等地。

在摄政王载沣当权时代(1908—1911),善耆与毓朗、载泽、载洵、载涛等主持建军事务,又身为民政部尚书,参予军民两政。

武昌起义不久,袁世凯进行“逼宫”活动。善耆与良弼等坚决反对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是惟一未在清帝退位诏书上签字的亲王。袁世凯任总统,善耆与其矛盾日烈,不久即化妆逃离北京,经秦皇岛去旅顺。此后10年间,善耆即以旅顺为基地,主要致力于恢复清王朝和策划满蒙独立的活动。

善耆的活动得到了日本方面的大力支持。川岛浪速与其谋议满蒙独立,又与蒙古王公紧密联系,共同与日本军官密切协作,招兵买马,组织队伍,置办武器等。但这些行动均先后遭到失败。

善耆一生主要从事政治活动,写诗是他的余事。贡桑诺尔布在《肃忠亲王遗集》序中云:“喜吟小诗,吟成随弃去。其遗稿不及百篇,商之杨子勤先生为订正之。”《肃忠亲王遗集》(正文又题名为《肃忠亲王遗稿》)为朱红色印刷,由恭亲王溥伟于1928年题署,日本小平总治付刻。善耆除写诗文外,还精于书法并酷爱京戏。府中建有戏台,尤喜僚属们陪着他排练戏剧。

善耆诗作以辛亥革命为断,分前后两期。前期一是表达闲适生活与情趣的,一是抒发政治感慨的。前者主要作于庚子之变以前,不满30岁时。庚子国变之后,身为重臣的善耆,诗歌内容亦为之一变。心忧国事,不满慈禧专权误国,诗风感慨苍凉。辛亥革命后,是其诗歌创作后期,主要反映了他从事恢复清王朝活动,与日本人往来唱酬等思想内容,也写有一些留连风景,闲适自得之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