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守英《啊!》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庞守英

中篇小说。作者冯骥才。最初发表于《收获》1979年第6期,后收入《1977——1980全国获奖中篇小说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11月第1版)以及《冯骥才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作品围绕着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吴仲义误认为丢失的一封家信展开主要情节。“文化大革命”中的“清队”运动初期,谨小慎微、与世无争的吴仲义在给哥哥的一封信中,提及1957年反右鸣放时的一点“隐私”,慌乱之中,信件不知去向。他忧心忡忡,坐卧不安,生怕由此招来什么不幸。吴仲义的这种紧张情绪,果然被“运动专家”、政工组长贾大真所察觉。他虚张声势,进行政治讹诈和诱供、逼供,终于摧毁了吴仲义的精神防线,使他主动地投向已经设好的罗网中。吴仲义“坦白自首”,被划为“漏网右派,现行反革命分子”,不仅自己陷进一场可怕的政治漩涡,受尽了精神和肉体的折磨,而且株连兄嫂,殃及亲朋。半年后,当他宽大释放回到家中,发现那封信原来粘在脸盆底下。他不禁发出了撕裂人心的“啊”的惊叫,“整个身形就像‘啊’字后边的惊叹号,呆住了”。原来贾大真之流耍弄的一套全是假戏,他曾虔诚地高呼“万岁”的革命是一场大骗局。历史如此冷酷地捉弄了这样一个懦弱的老实人,不仅唤起读者的恻隐之心,而且令人愤慨,发人深思。

作品写“文化大革命”,不是机械地记叙事件的进程和一些生活表层的悲欢,而是着力从人们灵魂所遭受的残虐来反映十年动乱给人们的深重灾难。吴仲义由于灵魂防线的轰毁导致一场厄运,贾大真则是在这人妖颠倒的特殊背景下产生的折磨人的精神、污辱人的尊严的“英雄”。写灵魂的裂变,更接近于生活的本质,更能引起人们的心灵颤动和沉思。作品情节奇巧但不荒诞,出人意料之外而在于情理之中。尤其是结尾,笔锋骤转,出现戏剧性高涨。吴仲义大彻大悟,精神突变,一声惊叫,余韵悠远。作品语言简洁精练,口语化,时而出现一些带有哲理性的议论和幽默的讥讽、冷峻的嘲弄。此作被评为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曾先后译为俄文、英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