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太子晋
春秋战国之际志异小说。撰人不详。原载《逸周书》卷九。今见《逸周书孔晁注》本、《逸周书集训校释》本。据考证,《太子晋》的写作时代至迟在战国之前。鲁迅曾说《逸周书·太子晋》“记师旷见太子,聆声而知其寿,太子亦自知后三年当 ‘宾于帝所’,其说颇似小说家”。胡念贻说它是一篇文人创作的“神异性的小说”。小说描写太子晋是一个超凡入圣的神童,十五岁时就显出特异的才智; 晋国让师旷去试他,师旷和他谈话之后,十分惊异。但师旷看出了太子晋年寿不长,太子晋也自知将要早死,以后,不到三年果然死了。这位神童原是周灵王的太子。春秋时代,民间大概有一些关于他的传说,《太子晋》即根据民间传说而写成。它赞扬了太子晋的非凡才智。作者匠心独运,使作品具有严整的结构,吸引人的情节。作品中写师旷和太子晋的问答以及他通过问答对太子晋的了解等情况,都写得很有层次,并且能突出中心。尤其写问答后延入燕室款待: 敷席注 (属)瑟,师旷歌《无射》曰: “国诚宁矣,远人来观。修义经矣,好乐无荒。”乃注瑟于王子。王子歌《峤》 曰: “何自南极,至于北极?绝境越国,弗愁道远。”这里两首歌与《穆天子传》卷三西王母和周穆王的歌诗韵味相似。用歌诗来交流宾主的感情,这在先秦小说中成为别致而有意义的插曲。这也当是从春秋时代上层社会生活中某些场合的歌《诗》 习惯而来。但那是歌《诗三百》中的诗,而这篇小说里的诗却是新的创作。这篇作品主要写了两个人物,师旷与太子晋,这两个人物的面目都写得比较清晰。他们都具有神异的色彩,但师旷是晋国的太师(乐师),是为晋国宫廷服务的。他去见太子晋,也负有政治使命。他处处对太子晋试探,带有进攻性。太子晋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他有超凡的智慧,但很纯真,坦率,对于师旷没有任何防御。这些都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品还写了他们见面是在“天寒”之时,铺叙了鼓瑟赋诗的高雅的生活场面。另外,有些对话还用了四字句的韵语,读起来很有情味。能看出来,作者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