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赵氏孤儿》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纪君祥,一作纪天祥,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著有杂剧6种,现仅存一种,即《赵氏孤儿大报仇》,亦题《冤报冤赵氏孤儿》,简称《赵氏孤儿》。该剧取材于《左传》、《国语》、《史记》和刘向《新序》、《说苑》等史籍中有关记载,并根据历代传说加工创造,又参阅了宋元时南戏《赵氏孤儿记》,写成了这部慷慨壮烈的历史悲剧。剧本情节是:春秋晋灵公时奸臣屠岸贾把忠直大臣赵盾一家300余口满门抄斩,只有一个不足半岁的孤儿赵武(赵盾之孙)被门客程婴救出。为保全孤儿,先后有晋公主、韩厥、公孙杵臼等人献出了生命,而程婴则献出了自己的亲子(假冒孤儿)。20年后,孤儿长大成人,经程婴点破,领悟到自己的身世,决意擒杀屠岸贾报仇。元刊本以此为结,明刊本还有晋悼公处死屠岸贾,为赵家雪冤的情节。《赵氏孤儿》人物形象生动,忠奸分明,戏剧冲突尖锐,扣人心弦,很好地表现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主题。它以对英雄人物前仆后继、忘我牺牲精神的歌颂,构成了全剧悲壮的基调;曲词中所倾注的激烈愤懑情绪,渲染出炽烈的悲剧气氛。剧中虽流露出封建宗法色彩,但不掩其光辉。有的研究者推断作者借此以抒发怀恋赵宋之情,或有此可能。《赵氏孤儿》在我国戏剧史上影响很大,明传奇《八义记》和清代地方戏《八义图》(一名《搜孤救孤》)都是它的改编本。解放后,不少剧种都曾改编演出此剧,其中以北京京剧团的改编演出最具影响。从1735年起,《赵氏孤儿》陆续有了法、英、德、俄、意等文字的多种译本,登上了欧洲戏剧舞台,为世界所注目。特别应该强调指出的是,德国伟大诗人歌德曾改编《赵氏孤儿》,题为《埃尔佩诺》,1783年出版。

《赵氏孤儿》初刊《元刊杂剧三十种》,明人又分别编入《元曲选》和《酹江集》。元刊本4折只载曲词,明刊本曲词科白俱全,但部分曲词与元刊本不同,且多一折。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