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简析|导读|概况|介绍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蜀相》简介|介绍|概况

诗歌篇名。唐杜甫作。清仇兆鳌《杜诗详注》:“此公初至成都时作。上四祠堂之景。下四丞相之事。首联,自为问答,记祠堂所在。草自春色,鸟空好音,此写祠庙荒凉,而感物思人之意,即在言外。‘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见报国苦衷。有此两句之沉挚悲壮,结作痛心酸鼻语,方有精神。宋宗忠简公临殁时诵此二语,千载英雄有同感也。”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因谒庙而感武侯,故题止云《蜀相》。 一二,叙事老境;三四,‘堂’‘柏’分承。此特一诗之缘起也。五六,实拈,句法如兼金铸成,其贴切武侯,亦如镕金浑化。七八,慷慨涕泗,武侯精爽,定闻此哭声。从来武侯庙诗,名作林立,然必枚举一事为句。始信此诗统体浑成,尽空作者。”今人张碧波、邹尊兴《新编唐诗三百诗译释》:“通过对诸葛亮忠心为国的赞扬和功业未遂的惋惜,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为国立功的激情。”今人周汝昌说:“有人问:长使英雄泪满襟袖的英雄,所指何人?答曰:是指千古的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大智大勇者是,莫作‘跃马横枪’‘拿刀动斧’之类的简单解释。老杜一生,许身稷契,志在匡国,亦英雄之人也。说此句实包诗人自身而言,方得其实。然而,老杜又绝不是单指个人。心念武侯,高山仰止,也正是寄希望于当世的良相之材。他之所怀者大,所感者深,以是之故,天下后世,凡读他此篇的,无不流涕,岂偶然哉!”(《唐诗鉴赏辞典》)此诗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初游成都诸葛亮祠所作。它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无限敬仰和惋惜的心情,同时寄寓了他忧国忧民和壮志不得施展的感慨。全诗以设想新奇的问句领起,以涕泪满襟之情状作结,吊古以伤今,咏古以抒怀,感情贯注,沉挚悲壮;语言高度凝炼、警策,音调和谐;结构紧凑,对仗工整。此诗影响极大。据正史记载,唐王叔文推行政治革新,失败时,在中书堂吟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宋抗金名将宗泽临终时,也吟诵了这两句诗,并大呼“渡河”三声而气绝。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