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狂澜欲倒》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典故·狂澜欲倒

【出典】 唐·韩愈《韩昌黎文集》卷一《进学解》:“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予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时矣,先生……抵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耿;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释义】 唐人韩愈再任国子博士时作《进学解》,假托国子先生与学生对话,阐述进德修业的道理。其中有“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语,用防堵百川泛滥使之东流,把已倾泻出去的狂波挽转过来,喻指并称颂国子先生使离经叛道之异端邪说归于儒道的功绩。后用“狂澜既倒”喻指国家局势的倾覆,称以巨大力量挽回危局为“力挽狂澜”。

【例句】 当时事,似狂澜欲倒,孰障东之。(李曾伯《沁园春·丙辰归里和八窗叔韵》2823)这里活用韩愈文语,用“狂澜欲倒”喻指南宋晚期国势江河日下,时局日益危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