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茹弗
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小说家。生于法国阿腊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自愿从军,在瑞士日内瓦与罗曼·罗兰密切交往,否定了自己早期的一体主义思想,认为诗歌是“语言的高级表达形式”,艺术起着“神圣的作用”。1924年皈依天主教,他认为自己的真正创作始于1924年。1925年,发表诗集《神秘的婚礼》与小说 《波利娜在1880年》,后又发表另一部小说 《荒凉世界》 (1927) 和诗集《失去的天堂》 (1929)。1934年发表的诗集《血汗集》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并以“意识流、精神性、悲剧结局”的特色在诗歌史上别开生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茹弗在瑞士发表诗选《见证集》和诗集《光荣》(1942); 晚年发表的诗集有《巴黎的圣母》 (1952) 和《语言》(1952) 等。用第一人称叙述的《镜中》 (1954) 是一部记叙他自己生平和著作的日记。茹弗的创作方法和精神面貌,受到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他的诗歌和小说充满了象征被压抑的情欲的词句,表现了人的本能和要求超脱人的精神力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作为一个超现实主义者,他和一般的超现实主义者不同,只是从畸形变态的形象中汲取题材进行创作。他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诗意。其诗歌创作,风格别致,情节怪异,句式曲折,行文简洁晓畅,茹弗还写过一些研究画家、音乐家的论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