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重要诗人·浦源
字长源,号东海生。无锡(今属江苏)人。少负异才,喜读书,工诗,曾与高启、杨基、张羽、徐贲等人并称“吴下十才子”。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应求贤科考试,被委任为晋王府引礼舍人。时林鸿论诗,以开元、天宝为准,认为当时诗人“声律大成,为学者式”。源闻而善之,遂借收购书籍,奉使入闽。时林鸿正与其弟子周玄、黄玄结诗社。“二玄”请其所作,源诵《送人之荆门》一律,至“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惊叹曰:“吾家诗也。”鸿遂邀浦入诗社,日与其唱酬,流连既久,唱和益多,遂有诗名。当时士论以鸿诗第一,源诗第二。源为人轻财重义,高启冤死后,抚其遗孤,刻其遗集,尽朋友之道。洪武十二年(1379),出使秦中,渡淮河,风涛大作,覆舟而卒。源善画山水竹石,深得倪瓒笔意,或称为倪氏弟子。诗学盛唐,然诗风近于中晚唐,长于七律、七绝,以题赠唱酬之作为多。丁福保言其诗“深得中晚唐风致,而李于鳞称其词采秀润,嫌其气格声响不足”(《浦舍人传》)。《明诗别裁》称其“名句如‘细雨疏灯闻落叶,断云高树见河明’,‘衣上暮寒吴苑雨,马头秋色晋陵山’,‘雨中黄叶孤村路,湖上青山远寺钟’,‘杏花寒食春江店,榕叶熏风瘴海船’,均是诗中有画”。这类诗句颇能证实李于鳞的论断。有《浦舍人集》(或称《东海生集》)。近人丁福保为之作传,《明史》卷二八六有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