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论·词
一种诗体,原是为配乐歌唱而作的歌词,所以又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曲子词”这个名称,确切地表明了词与音乐的依存关系。清人宋翔凤说:“以文写之则为词,以声度之则为曲。”(《乐府余论》)刘熙载说:“词即曲之词,曲即词之曲。”(《艺概》)词是“曲子词”的简称。词所配合的音乐,既不同于庙堂乐章所配合的雅乐,也不同于乐府诗所配合的清乐,而是隋唐时期一种以中原民间音乐为主,又吸收融合了前代清乐、边地少数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所形成的燕乐。词就是与这种新兴音乐的乐曲相配的歌词。词还有些别名:因其要按曲歌唱,叫做“乐府”、“倚声”;因其句式长短不齐,叫做“长短句”;又因早期词有不少从五七言绝句演变而来,故又称为“诗余”。此外,还有“琴趣”、“乐章”等名称。
词体的特点,主要是由其作为燕乐曲辞的性质所决定的,即“由乐以定词,依曲以定体”。具体有五个标志:①依曲调为词调,不另立题。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调名,如[西江月]、[菩萨蛮]等,称为词调。词调之名本为曲调之名,词调即依曲为名,而不是根据词意另立词题篇名。每个词调“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也是因曲调的节奏旋律而来。②依乐段分片,片有定式。“片”即“遍”,是个音乐名词,乐曲一段,叫做一遍;乐曲演奏完毕称为“乐阕”,故一首词又称为一遍或一阕。词调的分片,即依乐曲的分段而来。曲调的结构,大部分为两段,即由两段音乐组成一曲,故词以分两片为最多,又叫双调。初期的小令短曲,乐止一段,词则为单调。少数长调慢曲,多至三段、四短,而词调也随之分为三叠、四叠。③依词腔押韵,韵位疏密不定。诗一般是偶句押韵,词的韵位则有疏有密。韵疏者上下片有六句一韵,如[月下笛]、[早梅芳慢];韵密者几乎一句一韵,如[渔家傲]。这是因为词的韵位全由词腔的音乐段落所决定。沈义父《乐府指迷》说:“词腔谓之均,均即韵也。”乐曲中的一小段称一均,一均就是乐曲中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单位,乐曲于此为“顿”、“住”,词调则于此断句、押韵。所以词中韵位大都是音乐上停顿的地方。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停顿之处不同,它们的韵位也就跟着不同。词韵较诗韵宽,邻韵可通押,押韵方式也不同于近体诗。有押平、押仄、平仄互押、入声独押及中间转韵等。④依曲拍为句,句式长短不齐。长短句是词的最明显的外部特征。作词大量地使用长短句,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词依曲拍为句,而拍子有缓有急,有长有短,词中就有随之变化的长短句。最短者为一字句,最长者则为十一字句。⑤依唱腔用字,讲究四声。因为词是用来歌唱的,因此不仅和近体诗一样讲究平仄,甚至达到“三仄更须分上去,两平还要辨阴阳”的程度。李清照《词论》说:“盖诗文分平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所谓“诗律宽而词律严”,主要表现在审音用字上。即根据乐声的高下升降,来选择确定阴平、阳平、上、去、入等字,以使声腔与用字平仄取得一致,创造出一种能合之管弦、付之歌喉的歌调,尤其在一首词的紧要处如换头、结拍、领字等更加严格。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