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王介甫
北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教育改革家。名安石,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及第,初任地方行政官员。针对当时激化的社会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的腐败,他于嘉祐三年(1058)进京向仁宗上书万言,强调要“改易更革天下之事”,但未受重视。神宗即位后,倍加赏识他的政治改革主张,遂于熙宁二年(1069)任以参知政事之职,授以国政,次年又任以宰相,开始了大规模的变法运动,史称“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像
在教育方面,王安石从变法改革政治的目的出发,对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等问题予以阐述并力行实践。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造就“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的治国人才。他强调培养具有真实能力的人才,要求他们与封建的伦理道德修养、政治立场相一致。他强烈抨击了当时仅以诗赋为考核内容的科举制度,认为这样长此以往,国家会缺乏有“治事能力”的官员。他要求从学校中培养人才,从上到下广设学校,严选教官,培养德才兼优者充任官职。他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从“教”、“养”、“取”、“任”四个方面系统论述了人才的培养、管理、选择和使用,改变科举考试中那种用非所学、学非所用的状况。该文是中国古代人才学说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他又认为,人的德才形成,主要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主观努力。强调人才须“陶冶而成之”,其中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措施对人才的形成和开发起了十分突出的作用,这同当时理学家的“穷理尽性”是针锋相对的。
实践上,王安石在变法期间,对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071年3月(熙宁四年二月)颁布了新的考试制度,废除原有的只死记呆读儒家经典的明经诸科,改进士科的诗赋考试为策试经义。策试中要求各通义理,不必尽用注疏。后又规定所有及第进士须加试法律政令,合格者方授官职。1071年11月(熙宁四年十月),在太学实行三舍法,开始以学校考核逐渐取代科举考试。后又派官员整建各州县学校,要求地方学校由教学官员负责管理,地方官吏不得干涉。学校的教授通过经义考试择优任用。1075年(熙宁八年)主持《诗》、《书》、《周礼》三经新义的编写,并颁发太学和诸州府学做为统一教材,科举考试亦以此为标准。他又提倡在太学中设武学。由于守旧派的反对,变法几经更易。神宗死去,新法即被守旧派废除。王安石在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方面所制定的措施,大部分为后代统治者所沿袭、改造利用,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产生了很大影响。王安石的著作多为守旧派所毁,保存下来的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此外还有部分的《周官新义》以及残存的《老子注》、《字说》。(参见“王安石”条。)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