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作家论·唐求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唐诗·作家论·唐求

唐末蜀州青城县味江山人唐求,至性纯悫,笃好雅道,放旷疏逸,几乎方外之士也。每入市,骑一青牛,至暮醺酣而归。非其类,不与之交。或吟或咏,有所得,则将稿捻为丸,内于大瓢中。二十余年,莫知其数,亦不复吟咏。其赠送寄别人之诗布于人口。暮年,因卧病,索瓢致于江中,曰:“斯文苟不沉没于水,后之人得,方知我苦心尔。”漂至新渠江口,有识者云:“唐山人诗瓢也”。探得之,已遭漂润损坏,十得其二三,凡三十馀篇,行于世。(黄休复 《茅亭客语》)

求,隐君也,成都人。值三灵改卜,绝念鼎钟,放旷疏逸,出处悠然,人多不识。方外物表,是所游心也。酷耽吟调,气韵清新,每动奇趣,工而不僻,皆达者之词。所行览不出二百里间,无秋毫世虑之想。有所得即将稿捻为丸,投大瓢中。或成联片语,不拘长短,数日后足成之。后卧病,投瓢于锦江,望而祝曰:“兹瓢傥不沦没,得之者始知吾苦心耳。”瓢泛至新渠,有识者见曰:“此唐山人诗瓢也”。扁舟接之,得诗数十篇。求初未尝示人,至是方竟传,今行于世。(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

唐求字字著意,棱露不凡。(胡寿芝《东目馆诗见》卷一)

隐君负性高古,诗冷峻,得贾生骨。观其不苟传于后世,诗志可知矣。惜瓢中之诗,大半为屈正则所收,流传人间者,如食罕味,忽忽欲尽耳。特附贾氏升堂之后,以褒其志。(李怀民《中晚唐诗主客图》)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