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人。建安时期杰出诗人,与父曹操、兄曹丕并称“三曹”。自幼聪敏好学,才华出众,“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深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来曹丕称帝,建立晋朝。曹植受到猜忌和迫害,屡次上书请求任用,未能如愿。“十一年中三徙都”,名为王侯,实类匹夫。曹丕死后,曹丕之子曹睿即位,曹植继续受到猜忌,太和六年(公元232年)二月,徙封陈王后不久便抑郁而死。时年41岁。谥“思”,故后人又称之陈思王。
文学创作上,被尊为“建安之杰”,在诗、赋、散文各种体裁上都卓有建树。其诗脱胎于汉乐府民歌,但更注重语言的加工和提炼。前期作品多抒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暴露社会乱离的真实面貌。后期作品则多反映自己遭受迫害的痛苦。流传下来的作品以五言诗居多,约80首。词采华丽,情感真挚,慷慨动人,且注意对仗、炼字和声色,对后世五言诗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他的散文能称心而言,富于情致,辞赋则自然流美,颇有成就,其代表名篇为《洛神赋》。
宋人辑有《曹子建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