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若悬河
释义
悬河:瀑布。讲话像瀑布倾泻,滔滔不绝。形容能说会辩,口才很好,口齿伶俐。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故事
晋朝时期,有位叫郭象的大哲学家,他从小就勤学好问,喜欢刨根问底,并且能用心去观察接触到的各种现象,因此长大后知识非常渊博,看问题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郭象十分推崇老子和庄子的道家学说,对他们的论点颇有体会,对出仕做官也看得很淡然。后来,朝廷一再派人来请他做官,郭象实在推辞不掉,就到朝中做了黄门侍郎。由于他知识丰富,对什么事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再加上口才好,又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人们听他谈论时,都觉得津津有味。太尉王衍十分佩服他的口才,常常在别人面前赞扬郭象说:“听郭象说话,就好比悬在山上的河流一泻千里,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
用典
知县见他说的口若悬河,又是本朝确切典故,不由得不信。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一个铺眉苫眼滔滔口若悬河,一个俐齿伶牙喋喋舌如干将。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