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集
名句
主题
诗人
诗塾
品诗文网
至理名言
学问名言
垂恻隐于有生,恒恕己以接物者,仁人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垂恻隐于有生,恒恕己以接物者,仁人也。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行品》
解析:
施放同情心在一切生物的身上,常常从推己及人的角度去处理问题,能这样做的人就是仁爱的人。做人应富有爱心,宽厚待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长按关注
推荐阅读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译文与赏析
《凡读书既如古人面命,何书不当以敬对之!若不衣冠端坐看书,即是侮慢古人,须深戒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其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译文与赏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不求诸心,故昬(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红颜与壮志,叹息此流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同乎己则以为是,异乎己则以为非者,学术之公患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言贵切,而不贵讦(jie结);议贵尽,而不贵争;迹贵明,而不贵暴;名贵与,而不贵取.》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评品古人,若执偏见曲说,昧于时,不知其势,责其病,不察其心,未尝身处其地,未尝心筹其事,而曰某非也,某过也,是瞽(gu古)指星,聋议乐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为学莫轻说效验,才求效验,即是助长,只一味勿忘,久之自然有效.》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朝骋鹜乎书林兮,夕翱翱乎艺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天下之义理无穷,苟非定以一二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世之读书其怠忽间断者,固不足论.其终日勤劳贪多务广,终身无得者,盖以读之不知法故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欲并老容羞白发,每看儿戏忆青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风云月露以为文,富贵青紫以为志,如是而望其有成,难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行所不逮,身所不体,心所不喻,偶然闻一师之言,见一物之机,遂自以为妙悟,小知以贼道.》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能因袭而不能创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尚书》、《春秋》,皆圣人之典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学而未有所知者,譬犹人之方醉也,亦何所不至?及其既醒,必惕然而耻矣.醒而不以为耻,末如之何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若夫读书,则其不好之者,固怠忽间断而无所成矣;其好之者,又不免乎贪多而务广,往往未启其端而遽已欲探其终,未究乎此,而忽已志在乎彼.是以虽复终日勤劳,不得休息,而意绪匆匆,常若有所奔走迫逐而无从容涵泳之乐.是又安能深信自得,常久不厌,以异于彼之怠忽间断而无所成者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不窥密,不旁狎,不道旧故,不戏色。》译文与赏析
《不晓廉耻,衣冠狗彘。》译文与赏析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补苴罅漏,张皇幽眇。|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异师殊说,相攻如仇雠。|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博学而不自反,必有邪。》译文与赏析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为学大病在好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扑作教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哀白日不与吾谋兮,至今十年其犹初。|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学不至道,而日以规规小智穿凿傅会,如蛆蠹如蟊(mao矛)贼以自适.由君子观之,政(正)可怜悼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者之难得,所从来久矣.道不远人,人自远之耳.人心不能无蒙蔽,蒙蔽之未彻,则日以陷溺.诸子百家往往以圣贤自期,仁义道德自命,然其所以卒(猝)畔(叛)于皇极而不能自拔者,盖蒙蔽而不自觉,陷溺而不自知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译文与赏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观书辞,诚有用工处,但如懊惜,亦甚害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懈怠流浪,患不觉耳;觉即改之,何暇懊惜?》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足,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学固不欲速,欲速固学者大患,然改过迁善,亦不可迟回.》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译文与赏析
《人之于学,避其所难而姑为其易者,斯自弃也已.》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