飏下屠刀,立地成佛。|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名句】飏下①屠刀,立地成佛。
【注释】①飏(yang):抛弃。
【释义】抛弃屠刀,就可以马上成佛。
【点评】比喻作恶者只要决心改悔,就会变成好人。
参考文献
《五灯会元》卷十九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高者不说,说者不高.》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秦汉以后,无人说到此,亦只是一向去书册上求,不就自家身上理会,自家见未到.圣人先说在那里,自家只借他言语,来就身上推究,始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居山有四法:树无行次,石无位置,屋无宏肆,心无机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偏在于多私,不祥在于恶闻己过。|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不可因人之学识浅陋、气象粗疏,便生鄙薄.才有鄙薄之心,在我便是浅陋、粗疏,去彼几何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过之,多至失所.》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告我以吾过者,吾之师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猝)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宽收严试,久任超迁.此八字,用人之良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容貌必庄:必端严凝重,勿轻易放肆,勿粗豪很傲,勿轻有喜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见利争让,闻义争为,有不善争改。|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是以鄙夫有问,仲尼竭两端而空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修其本而末自应。|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用人必须历试,虽有卓异之器,必有己试之效.一则使其更变而知难,事不轻作;一则待其功高而望重,人自无辞.》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选贤贡士,必考核其清(情)素,据实而言.其有小疵,勿强衣饰,以壮虚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悉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能清心寡欲,无暴怒,无过思,自然血气平和,祛疾多寿.》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远邪佞,是富家教子第一义;远耻辱,是贫家教子第一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义理无穷,不可少有得焉而自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有所未正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居平耳提面命其子孙曰:“吾有生以来惟膺服天理二字,五常万善莫不由之”……因名其堂曰“居理”》原文解读|译文|感想
-
君子不待褒而劝,不待贬而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伦日用之道,尽得哪些?至贤经书之理,省得哪句?史鉴所载之事,能得哪件?展开字汇,认得几字?乃敢当读书名号?愧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败子回头便作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卡耐基修身名言
-
《因言固可以知人,轻听亦至于失人.是故听言不厌其广,广则庶几其无壅(yong拥);择之不厌其审,审则庶几其无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劳其形者长年,安其乐者短命.》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欲人悦己,则人有恶己者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所谓作者,谓其兴于有感而志不容已,或情有所激而词不可缓之谓也.若必其是非尽合于圣人,则圣人既已有是非也,尚何待于吾也?夫按圣人以为是非,则其所言者,乃圣人之言也,非吾心之言也.言不出于吾心,词非由于不可遏,则无味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能使人知己、爱己者,未有不能知人、爱人者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君子所求者,没世之名,今人所求者,当世之名.当世之名,没则已焉,其所求者,正居子之所疾也,而何俗士之难寤(悟)欤?》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见善思齐,足以扬名不朽;闻恶能改,庶得免乎大过。|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学者须振萎惰,每日有过可改,有善可迁,即成汤“日新”之学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到穷源自不疑.》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当知有法而无法,无法而有法.有法者,篇篇皆有法也;无法者,篇篇法各不同也.所以然者,如化工赋物,皆自然而然,非区区模拟所致,有意于为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chuzhi触至)幽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财与色之地须当远避,近则有污.》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既时敏于学,则自不得不慎于言.何也?吾之学未曾到手,则何敢言?亦非有意慎密其间,而故谨言以要誉于人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乃知轻重不在彼,要之美恶由吾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处屯而必行其道,居陋而不改其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世事让三分天空海阔,心田存一点种子孙耕》原文解读|译文|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