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名句】泰山崩①于前②而色不变。
【注释】①崩:崩溃。②前:面前。
【释义】泰山在面前崩溃而神色不变。
【点评】比喻沉着冷静的风度。
参考文献
苏洵《心术》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
-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躁).问一而告二,谓之囋(赞).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响)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吾家仲季守明经,他日必大我宗事,顾我方事锥刀之末,何以亢宗?诚愿操奇赢为合门内治祠事》原文解读|译文|感想
-
《君子所求者,没世之名,今人所求者,当世之名.当世之名,没则已焉,其所求者,正居子之所疾也,而何俗士之难寤(悟)欤?》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挈其亲戚知交而与共事以故一家得业,不独一家食焉而已,其大者能活千家百家,下亦至数十家数家》原文解读|译文|感想
-
《人伦日用之道,尽得哪些?至贤经书之理,省得哪句?史鉴所载之事,能得哪件?展开字汇,认得几字?乃敢当读书名号?愧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绕膝怡愉务洽其心》原文解读|译文|感想
-
《人闲居时,不可一刻无古人,落笔时,不可一刻有古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古人之文,宏材逸气,体度风格,去今实远;但缉缀疏朴,未为密致耳.今世音律谐靡,章句偶对,讳避精详,贤于往昔多矣.宜以古之制裁为本,今之辞调为末,并须两存,不可偏弃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学成于聚,新故相资而新其故;思得于永,微显相次而显察于微.》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析理则不使有毫厘之差,处事则不使有过不及之谬,理义则日知其所未知,节文则日谨其所未谨,此皆致知之属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取亦取,虽师勿师.》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原文解读|译文|感想
-
《君子好人之好,而忘己之好;小人好己之恶,而忘人之好.》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人之念头,与气血同为消长.四十以前,是个进心,识见未定.而敢于有为.四十以后,是个定心,识见既定,而事有酌量.六十以后,是个退心,见识虽真,而精力不振.未必人人皆此,而此其大凡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能下人,故其心虚;其心虚,故所取广;所取广,故其人愈高.然则言天下之能下人者,固言天下之极好高人者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因循”二字,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不闻其过,最患之大者。|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观镇定在震惊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放情者危,节欲者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临凝结而能断,操绳墨而无私者,干人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有二十分见识,便能成就得十分才,盖有此见识,则虽只有五六分才能,便成十分矣.有二十分见识,便能使发得十分胆,盖识见既大,虽只有四五分胆,亦成十分去矣.是才与胆皆因识见而后充者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知人未易,人未易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世有自命君子,而物望不孚.德业不进者,无不由于自是而自大.自大则廉而刿(gui贵)物,才而陵物,议论高而拂物,方是是己非人.不知其人易盈者,正由其器小乎?小则偏愎狭隘,而一物不能容,奚其大?诚能自反而心常畏,畏生谦,谦生虚,虚生受,而无一物不可容,奚其小!君子惟不自大,斯能成其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肯犯危?……无贤则不闻极言,不闻极言,则奸人比周,百邪悉起.》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人道恶盈而好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用人必须历试,虽有卓异之器,必有己试之效.一则使其更变而知难,事不轻作;一则待其功高而望重,人自无辞.》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义理无穷,不可少有得焉而自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皆知涤其器,莫知洗其心。|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廉耻,士君子之大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贤者,君子也;佞人,小人也.君子与小人本殊操异行,取舍不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学者当自树其帜.》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学书须学真迹,不是不看石刻;作文要作自家话,不是不学古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chuzhi触至)幽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心中苟有所开,即便札记,不思则还塞之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士不可一刻忘却耻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小人做恶事,只是见事不透;君子为善,只是看理透.看理不透,虽有善意,往往成了不美之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为人贾宣城,岁获无几,故张大之,欲父母见之有余“以快其心”》原文解读|译文|感想
-
《见美色而不赞,食美味而不甘,所谓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见美色而逾东家墙,食美味而紾(zhen枕)兄之臂,所谓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未有不学而能者,学所以修身也,身修则无不治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rui锐)智而守以愚者益,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此六守者,皆谦德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有过则改之,未萌则戒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思索经义,不能于简策之外脱(tui退)然有独见,资之何由深?居之何由安?非特误己,亦且误人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守正为心,疾恶不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和而庄,矫而论之,宁庄而板,勿和而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服贾以奉父母》原文解读|译文|感想
-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闻人善,立以为己师;闻恶,若己仇。|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之邪正,必谨于所习.习与正人居则正,习与不正人居则不正,此前贤之至论,万世之明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学者不得成就,皆因“骄矜”二字,便结果了一生,须是以“谦虚”二字治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