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集
名句
主题
诗人
诗塾
品诗文网
至理名言
诗词名句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名句】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语出《战国策·楚策四》。羊逃跑了再修补羊圈,并不算迟。比喻事故发生后再来弥补,还来得及。后以“亡羊补牢”比喻做错了事情,要及时想办法补救。
生肖详批
八字精批
2024运势
命中贵人
姓 名
性 别
男
女
出生日期
大师努力掐算中请稍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长按关注
推荐阅读
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
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
刑法不道,众民不能顺;举措不当,众民不能成
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
骐骥虽疾,不遇伯乐,不致千里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兰蕙不采,无异蓬蒿;干将不试,世比铅刀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赏务速而后有劝,罚务速而后有惩
谓不肖者贤,则必不知贤;谓贤者不肖,则必不知不肖矣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只手遮天曾几时?万人有口终能说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种麦得麦,种稷得稷
为巨室者,工虽多必有大匠焉,非其画不敢裁也;操巨舟者,人虽多必有舵师焉,非其指不敢行也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事必有志而后可成,志必加厉而后不怠
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之上者,必处天下之下
《平生德义人间诵,身后何劳更立碑.》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积力之所举,无不胜也;而众智之所为,无不成也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实之与实,如胶如漆;虚之与虚,如薄冰之见昼日
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
轮者所以辗地,入水则溺;舟者所以涉川,施陆则踬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牧伯以政为治,校官以教辅治
《不是无端悲怨深,直将阅历写成吟.》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愿为天下幮,一使夜景清
居山者不知渔,居泽者不知猎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
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
麋鹿成群,虎豹避之;飞鸟成列,鹰鹫不击;众人成聚,圣人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