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葬无益于死者。|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名句】厚葬①无益于死者。
【注释】①厚葬:随葬物丰厚。
【释义】随葬物丰厚对于死者并没有什么好处。
【点评】厚葬是一种陋习,是对社会财富的浪费。
参考文献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
-
《饮宁浅酌,食必分器,戒乎留残;衣必澣濯,破必缝补,戒于中弃.》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身修,则家可教矣;孝、弟(悌)、慈,所以修身而教于家者也;然而国之所以事君事长使众之道不外乎此.此所以家齐于上,而教成于下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妻贤夫祸少.》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临凝结而能断,操绳墨而无私者,干人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源而流者岁旱不涸,蓄谷者不病凶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民寡则用易足。|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宁耐是思事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置富贵贫贱死生常变于度外,是养心第一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孔子至圣,母墓毁而不修;梁鸿至贤,父亡席卷而葬.》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先生曰:齐家要观一家所受病在何事、何人,便当全副精神,注此一人、一事,竭力做去;“正心”、“修身”亦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不可好胜,作炫耀事,靡费财力至窘乏时,悔无及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欲收禾黍善,先去蒿莱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闑内不理,无以整外。|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忍痛易而忍痒难,忍哭易而忍笑难,忍愁苦易而忍欢娱难,忍贫贱易而忍富贵难,忍于威武易而忍于柔媚难,忍于怒骂易而忍于嘻笑难.惟难忍也,是所贵乎忍之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成德每在困穷,败身多因得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无一亩之宫以聚其族属。|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夫妇之道同,黾(min闵)勉和同,不宜有怨怒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其乃有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教子工夫,第一在齐家,第二在择师.若不能齐家,则其子自孩提以来,爱憎嚬(颦)笑,必有不能一轨于正者矣,虽有良师,化诲亦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译文与赏析
-
《早起三朝当一工,常余一勺成千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礼之于人也,犹酒之糵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富贵不足慕也,贫贱不足忧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恕人有六:或彼识见有不到处,或彼听闻有未真处,或彼力量有不及处,或彼心事有所苦处,或彼精神有所忽处,或彼微意有所在处.》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行百里者半九十。》译文与赏析
-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作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此,着不得一毫感激的念头。》译文与赏析
-
《世之人,闻称人之善,辄有妒心;闻称人之恶,辄有喜心.此天理忘而人欲肆者也.孔子所恶,恶称人之恶;孔子所乐,乐道人之善.》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译文与赏析
-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趋人之急,甚于己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世称清白之家,匪苟焉而可承者.谓其行己唯事乎布素,教家克尚乎简约,而交游一本乎道义.凡声色货利,非礼之干,稍有玷于家声者,戒勿趋之;凡孝友廉节,当为之事,大有关于家声者,竞则从之.而长幼尊卑聚会时,又互相规诲,各求无忝(tian腆)于贤者之后,是为真清白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怀与安,实败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ying营)常作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胸中要有泾渭,然亦须器量含宏,不可太生拣择.》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译文与赏析
-
《能取人,必无遗人;无遗人,则无人不容;无人不容,则无洁不行矣.然则言天下之能容人者,固言天下之极好洁人者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人须有容乃大,古谓山薮藏疾,川泽纳污,瑾瑜揜(yan掩瑕,有容之谓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其心易盈者,正由其器小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沉于乐者洽于忧,厚于味者薄于行。|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教行于家,德施于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有毁我诮(qiao俏)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富贵利达在天,无可求之理.德业学术在人,有可求之道.诚欲厚其子孙,以可求者教之,善矣!欲以不可求者厚之,岂非愚之甚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按善恶见闻之实,断是非去取之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之孝,莫大于教.子孙教得好,祖宗之业便不坠于地,不教子弟是大不孝.》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邻富鸡长往,庄贫客渐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延师教子,须择老成之士,有品行,有学识者,方能造就得子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xi夕),和乐且湛.》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译文与赏析
-
《举大事者不忌小怨.》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