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自古以来,“和”便是中国人精神命脉中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智慧所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演过一遍又一遍战乱致使百姓深处水深火热,国家损失惨重甚至走向灭亡的场景,人们也越来越领悟到“和”的重要,从而将“和”根植于心。
“和”渗透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里。
日常中我们与友邻间的相处离不开一个“和”字,在待人接物方面,一个微笑,一句日常的问候,一份理解与包容都是“和”的体现,因为“和”,我们之间的情感更美好,因为“和”,我们的生活少了许多烦恼。
在国家大事上,祖国更是用“和”来展现自己的智慧与面貌。
1953年,周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明中国面对国与国之间相处关系的和平态度,。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别有用心之人不断制造纷争与矛盾,并对新中国发出诋毁性言论,企图分裂会议,在这关键时刻,周总理用“和”智慧发出中国之声,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使得问题迎刃而解,彰显了大国风范和中国智慧。
但是,“和”不是退让,不是没有原则,在维护祖国主权和利益方面,中国会坚定不移的站稳自己的立场。
多次与中国站在对立面的美国,如今看到了中国的强大,中美贸易差额的不断拉大让美国有了危机感,想要抑制中国的崛起,和中国打起了贸易战,不断增加关税,华为手机想要在美国出售也遭遇困难重重,美国想方设法要赚中国人的钱,既想维护自己国家的市场又想争夺外国市场,面对此种“无礼”行为,中国再次表明态度,强烈谴责、坚决反对美方做法,称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美方任何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弱时我们没有卑躬屈膝,强时我们更不欺压弱小,只因我们崇尚和平,愿和平之花开满神州大地,美哉,我壮美中国,永享太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