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菲雨《反思“中国式”,打造“中国梦”》高中作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反思“中国式”,打造“中国梦”

近年来,媒体上出现大量戏谑口吻议论国人或中国社会问题的“中国式—”。如“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送孩子”“中国式教育”“中国式插队”等等。于戏谑中表达着自嘲与质疑,于调侃中彰显反省于担忧。但另一方面,“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中国改革”“中国梦”“中国创造”“中国信心”“中国力量”等“最美中国式”正变成先进、正能量、国家魅力的代名词,为世界所接受,成为各国的标杆。同样是中国式,其内涵却天差地别。由此可见,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不但要在科技领域持续开创和提高,还要反观最基础的社会问题。于内于外,共同发展,才能创造更好的“中国式”。

“不管红灯绿灯,凑够一撮人就能走。”这就是中国式的“过马路”。这一强大的思维理念被国人“法不责众”的心理牢牢支撑着。一群人匆匆忙忙过马路,而自己却站在路边等待绿灯,岂不另类?况且,行人多了,车辆伤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中国式过马路”也悄然“合理”。颇带嘲讽的话语讽刺着“领跑一族”,也揭示了国人的法律、交通规则意识的淡薄。但仔细观察,一个路口的车辆通过时间远大于行人通过时间;在某些关键路段,道路宽敞,两侧人行道相距一二十米。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斑马线到达另一边,对年轻人来说尚且绰绰有余;但对一些行动不便的人,恐怕是望尘莫及。这体现了在交通资源上行人与车辆的分配不均。因此,多多建立一些地下人行道、天桥等,并开辟一些残障人士的专用通道,既能减轻路口的交通压力,又能为行人提供一份安心与便捷,传播社会正能量。

几乎所有的“中国式”都有共同点:国人某方面的意识淡薄,政府、政策下的措施不够完善……每一个“中国式”都在警示我们对自身的反省。只有社会各界都能尽一份爱心,每一位国人都依法约束自身行为,才能慢慢改善现状。

放眼世界,科技的创新成果令人目不暇接。中国新四大发明“移动支付”“共享经济”“高铁”“网购”在改变国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国新时代的代名词。许多曾对我国科技不屑一顾的外国人又重新认识了中国,新一轮的“中国热”又将掀起。但是,在快速发展的经济背后,社会问题也不可忽视。我们享受着新四大发明带来的快捷,却忘记了最基本的道德原则。虽然我们生在这个新经济时代,但是也要饮水思源,切记不可抛弃那融入血液中的谦让、仁爱的礼仪。反思“中国式”,就是反思自我;社会、科技协调发展,才是打造“中国梦”的最好方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