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缄其口是什么意思
【典源】《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 无多言,多言多败。’”《说苑·敬慎》亦载。
【今译】 孔子至周,进入太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属铸人,其嘴上有三重封条,金人背后的铭文说:“这是古时说话谨慎的人。值得我们鉴戒啊! 不要多言,言多必失。”
【释义】 后以此典指言谈谨慎,少说话。
【典形】 缄口、口须缄、三缄、三缄口。
【示例】
〔缄口〕 唐·张说《故开府仪同三司姚文贞公神道碑》:“外或形放,中恒礼拘。箴虽缄口,谏亦忘躯。”
〔口须缄〕 明·袁宏道《喜苏潜夫至柳浪》之三:“暂来犹有禁,佛语口须缄。”
〔三缄〕 唐·杜牧《鹦鹉》:“不念三缄事,世途皆尔曹。”
〔三缄口〕 金·元好问《胜概》:“吾道三缄口,时情一解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