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的解释|束的意思|“束”字的基本解释
“束”是个会意字。甲骨文“束”字外部的圈是绳索之类的东西,中间有一根树木,是用绳索捆绑木柴的意思。金文字形有所变化,把多圈变为圆圈,还是捆绑木柴之意。小篆是绳圈在内,而“木”在外,不过“木”只剩下了一个。楷书是在“木”字的中间加一个扁的“口”字,仍然还是束木之意。
有一个成语叫“束之高阁”,它的来历是这样的:东晋时的庾翼,曾任荆州刺史,代庾亮镇守武昌,在抵御北方侵略者等战事中,有过重要的贡献。当时一些徒有虚名、华而不实的书生,只会夸夸其谈,庾翼非常讨厌他们,常常对人说:“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意思是这种人应当束之高阁,等天下太平了,再来考虑怎样使用他们吧。“束之高阁”意思是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后用来比喻弃置一边,不去管它,也不去用它。这里的“束”用的是本义“捆绑”。
有一个词叫“束手”,意思是捆住了双手,常用来表示停止抵抗或没有办法。由“束手”组成的成语很多,如“束手待毙”是捆住手等死,比喻遇到危难时不积极想办法解决,却坐等败亡。“束手就擒”是捆起手来任人捉拿,形容无力反抗,甘被俘获。“束手束脚”是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束手无策”是捆住双手,无计可施,形容遇到问题没有解决的办法。这里的“束”用的都是它的本义。
为拿取方便,许多东西常捆在一起使用,如“束竹”是捆成束的竹子,“束矢”是捆成束的箭;“束蒿”是捆成束的蒿草;“束薪”是捆扎成束的柴木;“束帛”“束锦”是捆成束的帛、锦,通常为五匹,是古代用作聘问、馈赠的礼物;“束脩”是捆成束的干肉,通常为十条,是古代用作馈赠的一般性礼物,多用作送给教师的酬金,后也用“束脩”作为教师报酬的代称。古代男孩成童时要将头发扎成一个发髻,叫“束发”,后也用“束发”代称成童,但成童的说法不一致,有说八九岁的,也有说十五岁的。
有一个典故叫“束缊”,说的是乡里有一个女子,有一天晚上家里丢了肉,她婆婆以为是她偷拿的,非常生气,清早起来将她赶了出去,这女子早晨离去时,向她要好的一个邻居老妇告别,并说明了离去的缘由。老妇说:“你慢慢走,我让你婆婆追你去。”老妇把乱麻捆扎成一个引火用的火把,拿着它向邻家婆婆讨火种,说:昨天晚上,狗得了一块肉,在那儿争抢相斗,我来讨点火回去烧肉。婆婆一听,赶紧叫人将她的媳妇追回来。乱麻捆扎的引火物叫“束缊”,邻居老妇借求火种来为那女子排解纠纷,后就用“束缊”做为说情、推荐的典故。
“束”又引申指“聚集成条状的东西”,如光束、花束、电子束等。由捆绑的意思又引申出“管束、控制、限制”等意思,如“约束、管束、束缚、拘束、无拘无束”等。因“束”字的字形是捆绑几根树木或一根树木,含有“数量”的意思,因此又引申作量词,用来指捆起来的东西,如一束稻草、几束鲜花、一束箭等。
值得注意的是:“束”字中间的“口”是由捆树木的绳子演变来的,虽然由圆圈变成了方口,但用意是一致的。如果“口”不封口,就成了另一个字“朿”,从“朿”的字往往与带尖的东西有关,如“刺刀”的“刺”,“荆棘”的“棘”,“枣树”的“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