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的解释|郡的意思|“郡”字的基本解释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郡的解释|郡的意思|“郡”字的基本解释

郡字右边是个耳刀。右耳刀实际上是一个邑字作为偏旁的变形,这是它的形旁。凡是形旁为右耳刀的字,它的本义都和人口聚居地有关。左边的君字是个声旁,表明这个字的读音。这是一个形声字。汉代学者刘熙在《释名》一书中说:“郡,群也。人所群聚也。”

郡是一个行政区域的名称。远在春秋末期,就有许多诸侯国在边境地区设郡,只不过那时的郡比县要小。《说文解字》说:“周礼,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意思是,天子所辖的地区方圆千里,分为一百个县,每个县下面管辖四个郡。所以《左传·哀公二年》说,如果战胜敌人,立有战功,上大夫可以担任县官,下大夫可以担任郡官。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以后,接受了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个郡,每个郡下面又分为若干县,从此,一反先秦时期的县大郡小,而成为郡大县小。到秦朝末年,郡已经增加到四十多个,统辖着全国一千多个县。

郡的长官叫郡守,因为最早的郡都设在边境地区,郡的长官也都是武官,负有守卫边疆的责任,所以称郡守。这个名称一直延续到汉景帝时代,才改名为太守。因为太守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所以历来受到皇帝的重视。每当选择太守,皇帝必亲自接见,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郡尉官职是由秦朝开始设置的,它的职责是辅佐郡守,并掌管全郡的军事,到汉景帝时改称都尉。

汉武帝时期,在郡的上面又设立了十三个州,州的长官叫刺史。不过当时的州,还不是地方行政组织,只是一个监察单位。到三国时期,州已经成为一个凌驾于郡之上的地方行政组织,不再是监察机构。到魏晋以后,由于州的数量大大增加,一个州只能统辖一两个郡,州与郡几乎相等,机构重叠,行政十分不便。到隋朝,郡的名称就被废弃了,而由州取代了郡。

汉朝初年,错误地接受了秦朝灭亡的教训,以为秦朝的灭亡是由于实行了郡县制的结果。于是实行了一国两制,一部分地区实行郡县制,各级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命;另一部分地区实行分封制,称为诸侯国,由分封的诸侯王统治。到汉景帝时期,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吴楚七国之乱,由此证明了分封制的不可取。平息叛乱之后,诸侯王的权利被大大削弱,诸侯国的上、中级官吏均由中央政府来任免,诸侯国的长官称为国相,诸侯王只是名义上的元首。因为郡和国虽然名称不同,实际地位是一样的,所以郡国经常连在一起称呼。

从魏晋到隋唐时期,人们特别讲究郡望。所谓郡望就是世世代代居住在某地的为当地所仰望的大家族。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本来是河阳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孟县人。可是人们却称他为昌黎先生,昌黎就是现在的辽宁省义县,因为韩姓是昌黎的大家族,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正宗,而生活在其他地区的韩姓则不是正宗。称呼别人的郡望是对人的一种尊敬。不是望族的被称作庶族或寒门。望族和寒门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平起平坐。

在古代,天子之女称为公主,王侯之女称为郡主,郡主的丈夫也被称作郡马。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