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的解释|得的意思|“得”字的基本解释
“得”字在甲骨文中的形状像是用手拿着贝壳,原始时代人们用贝壳作为货币。手里拿着货币,自然是有所得。到了金文,“得”字写法和甲骨文的写法很相似,后来,金文“得”字又加上了双立人旁作为形符,构成了一个形声字。
“得”的本义是“得到,获得”,与“失”相对。例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两句成语中的“得”字就是“得到”、“获得”的意思。人们比较熟悉的成语“唾手可得”、“如鱼得水”中的“得”都是“得到”的意思。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意思是,符合正义的事业就能得到多数人的拥护和帮助,违背正义的事,就会孤立无援。史书上记载,战国时有人请教孟子说:“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在战争胜负上哪一个重要?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那人又问:“这是什么道理呢?”孟子解释说:时机好地势不好,不能取胜;时机地势都好,如果不得人心,那还是不能取胜;如果战争是正义的,帮助的人就多,这就叫“得道多助”;如果战争是非正义的,就会遭到人民反对,帮助的人就少,这就叫“失道寡助”。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发动战争人的至亲好友也要反对他。所以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就是孟子对“得”和“失”的解释。
“得到”的东西不一定是具体的物品,也可以指“收获,心得”。在散文名篇《游褒禅山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其中的有得的“得”是指一种感受,一种心得体会。
当人们得到曾经努力追求的事物时,大抵会有一种满足感,于是,“得”又引申出“得意”的意思。比如形容人非常满意时,常会用到“得意洋洋”,“自鸣得意”,“得意忘形”等成语。形容非常满意的学生为“得意门生”,形容非常满意的作品为“得意之作”。
得还引申出“得当”、“适宜”的意义。“得体”就是人的言语或行为恰如其分,“得法”就是采用了正确的方法。
得”字引申的含义还可以当“将就”、“凑合”讲,比如“得过且过”。关于这个成语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山西五台山有一种鸟叫“寒号虫”,北方也管它叫“寒雀”。夏天这种鸟的羽毛长得丰满美丽,叫声也很得意。到了严寒的冬天,鸟的羽毛脱落得所剩无几,难看得像只初生的幼鸟,躲在树林里,夜间冻得瑟瑟发抖,它连连地说:“明天可垒窝!明天可垒窝!”可是,到了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它浑身晒得暖融融地,于是它又得意地叫着:“得过且过!得过且过!”这个成语里的“得”字是“将就”、“凑合”的意思。形容将就一天算一天,不作长远打算;也指工作马马虎虎不负责任。
“得”还含有“能,能够”的意思。杜甫的《石壕吏》诗中有这样的句子:“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就是说赶紧赴徭役,还能够准备早餐。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