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鼎湖龙去》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成语《鼎湖龙去》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鼎湖龙去:dǐng hú lóng qù

词源:《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 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 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 龙乃上去。……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

词由: 汉武帝刘彻在晚年十分沉湎于求仙访药,想长生不死。当时有个叫公孙卿的方士为了迎合武帝的需求, 编造了一个黄帝骑龙上天的神异故事。故事说: 以前轩辕黄帝开采首阳山的铜, 并在荆山脚下铸造出了大鼎。大鼎铸成后, 有条龙从天上下来迎接黄帝, 黄帝就骑上龙的脊背, 他手下的大臣、妃子等七十多人也跟着骑上去,而后龙就又飞上天去了。于是后世的人们就把黄帝乘龙上天的地方称作“鼎湖”。说他骑龙上天, 实际上是指黄帝上西天, 死了。

词义: 鼎湖的龙飞上天去了。比喻帝王的归天、死亡。亦作“鼎湖”、“鼎湖龙”。

书证: 三国·魏·曹植《游仙》:“蝉蜕同松乔, 翻迹登鼎湖。”唐·李商隐《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之二:“始巢阿阁风, 旋驾鼎湖龙。”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六出:“鼎湖弓剑无人葬, 吾怎忍垂旒正冕, 受贺当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