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道听途说》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道听途说:dào tīng tú shuō
词源:《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词由:有一次,孔子说道:“从道路上听了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到处传播,这是不道德的。”尽管老夫子早就讲了这番道理,但后来还是常常出现“道听途说”的故事。例如《吕氏春秋·察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离井很远,取水很不方便。于是,他们就在自家屋旁打了一眼井,这样,相当于省出一个劳动力来,不料有人把“省出个劳力”的话,添枝加叶,随意发挥,编造出“丁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来”。而且,一传十, 十传百, 越传越开, 越传越不象话。后来, 连宋国的国君也听说了, 便派人查问, 这才弄清了真相。
词义: 路上听得来的马上就在路上传说。今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书证: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 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唐·柳宗元《与刘禹锡论〈周易〉书》:“是见其道听途说, 又何能知所谓《易》者也!”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妹子道听途说,不知是否? 尚求指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